崖柏赏析网

中国核雕之都:年产值高达两亿

07-19

中国核雕之都:年产值高达两亿

【一个曾经无人问津几近失传的民间技艺,如今,却成就了红红火火的大产业。今天的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核雕年产值两个亿,人均年收五万元,大学毕业生竞相转行做核雕,古老技艺是如何焕发出新的生机?只有一百来户人的小村庄,演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商业区,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从前不值钱的橄榄核,为何一下子变得奇货可居?在核雕产业红红火火的同时,什么成为了继承和发展的关键?

核雕年产两个亿,家家户户创富核雕产业链

舟山舟山地处“太湖之北,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一个小村庄,舟山橄榄核雕刻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年来,当地村民凭着核雕技艺,不断通过市场化的探索,创造了年产值2个亿的乡村经济奇迹。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心灵手巧的舟山村民。

李晓青是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村的村民,同时也是专业的核雕工艺师。这颗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花篮,是李晓青花费两个月时间,用这样的橄榄核为原料雕刻而成。荷花、牡丹、蝴蝶、蜻蜓还有竹编的花篮,被形象地雕刻在直径不过20多毫米的橄榄核上,细腻精致、栩栩如生。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在制作核雕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这个花篮,上面有荷花、蜻蜓、牡丹花,这边是牡丹花、蝴蝶、君子兰都有的,就像一个竹子编的篮子。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之前卖出几颗都是3万块钱左右,然后这一颗不想卖掉,因为这颗个儿比较大,之前卖出去的就是个子没这么大,做工是一样的。

李晓青说,现在她的一个普通材料的核雕作品,价格也在几千元以上。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这个六千元、这个要八千元。

李晓青告诉记者,20多年前她曾学过木雕,从外村嫁到舟山之后,因为爱好,又跟着村里的师傅学习核雕技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去想,核雕能够给家里带来多大的经济收入。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刚做的时候,一串要做十来天,甚至半个月,一串卖100多元,一个月顶多做两串。。。。反正那时候说不上,就是说妇女嘛,在家里带带孩子,也就做一点,贴贴家补、家用。

李晓青说,核雕真正打开市场,也就是最近10年的事情,现如今,她的作品少的一副要数千元,精品的话,一副能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核雕现在成为了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记者:一年的销售大概是多少,能透露一下吗?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一年销量倒没有细算过。

记者:几百万应该有吧?

舟山村的村民李晓青:差不多吧,因为毕竟做出来的,你价位贵的就是做的比较精的、细的,觉得自己是特好的,那么它是不按照人工算的。

今年57岁的钟金方是地道的舟山村人,15岁就开始跟人学木匠,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部队转业之后,一直在建筑队里开车,后来建筑队里的效益也不好,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后来就是自己在外面去接点活,自己带一帮人做做加装,装修。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能挣多少钱?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那个时候赚个一两万块钱吧。。。说实话我们舟山村是很穷的那个时候。因为我们当时这里主要是靠做泥木工,做手艺,那个时候也赚不到什么钱,就是做个手艺罢了,混口饭吃,养家糊口就行了,赚不了什么钱。

2004年左右,看到橄榄核雕市场逐渐被打开,钟金方于是又开始学做核雕,到现在,他们一家五口人都在从事橄榄核雕刻。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的核雕工作室

记者:一年大概收入多少?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我们一家嘛,不包括我女儿,就是我跟我老婆做个20多万(一年)。

2010年,看到核雕市场越来越红火,钟金方就试着劝说大学毕业后在苏州一家电子厂工作的女儿、女婿回到村里从事核雕工作。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我说你回来吧,回来以后做核雕,这个前途肯定是有前途的,能赚到钱的。你在单位里边赚个一两千块钱,一年下来,吃、喝,生活过个年就没了,差不多了,你没有多少钱,做了一年多不了钱。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的女儿:一开始不太愿意,因为这种东西怎么说呢,感觉一开始刚学的时候还是感觉蛮累的,蛮辛苦的,比在上班的时候辛苦多了。

在钟金方的一再劝说下,女儿女婿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近5年的学习和摸索,现在他们小夫妻俩也有了自己的核雕工作室,一年下来,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的女儿:(收入)比上班肯定好多了。

记者:像你们这样大学毕业,在外面工作,又跑回来的多吗?

舟山村的村民钟金方的女儿:多,现在蛮多的。

舟山村是由包括舟山在内的四个自然村组成,从事核雕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舟山这个自然村,这个只有103户的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核雕,村子里同时还聚集了附近村镇和外地共数千人从事核雕及相关产业。

中国核雕村—舟山村

舟山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在这个自然村从事这个核雕的,(也)有我们周边村庄的人,有1700多个,然后总的从事这个产业的人数达到3000多。

舟山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告诉记者,周山村目前拥有300多个核雕工作室,已形成了从橄榄核收购,到核加工、雕刻、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的完整产业链,是舟山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一批专门从事核雕销售的经纪人也应运而生,他们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开店,把舟山核雕销售到各地。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舟山核雕“身价”也不断攀升 ,仅仅是核雕这个产业,舟山村 2013年的年产值就达到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五万多元。

舟山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十年前我们村上一辆汽车都没有,简单的说,但是我们现在,我们舟山核雕村,我初步统计一下400多辆,汽车,就是十年前的收入基本上是一户人家,大概在一二万块钱,一户人家已经好得不得了了。但是现在我们凡是家里有做核雕的人,一户人家只要有一个做核雕的,起码正常的收入在十万左右。

舟山是家家户户在核雕这条产业链上创富。一个自然村,年产值两个亿,很多地方都有历史传承下来的技艺和瑰宝,有一些是养在深山无认识。而核雕在舟山,不仅是当地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更是通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那么,舟山核雕又是如何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创造出如此惊人的经济效益的呢?

古老技艺焕发生机 核雕价格水涨船高

核雕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核舟记》,这篇曾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详细描述了明代微雕奇人王叔远,在小小果核上雕刻出“苏轼等四人泛舟”的人物形象,惊叹刻舟者的高超技艺。这是能够追溯的最早最详尽有关核雕的文字记载。而舟山村的核雕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朝。

今年68岁的宋水官,是舟山核雕最具代表性的雕刻艺术大师,从事核雕技艺近50年,他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末, 舟山村成立了一个雕刻厂,最开始一红木雕刻为主,到了1971年才有了橄榄核雕刻。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宋水官和村里的一批年轻人一起,开始从事橄榄核雕刻。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到1980年过后,因为我们整个雕刻厂解散了,因为都转租了,整个厂都转租了,后来我就一边就做核雕,一边做其它工艺品生意。

尽管核雕技艺有着百年的历史传承,但是舟山核雕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几年,一直没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核雕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周建民曾是一名中学教师,从小就对核雕非常感兴趣,在教书的同时还一直钻研核雕技艺,从1998年开始,周建民从学校辞职专业从事核雕,如今他也是舟山核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周建民告诉记者,舟山核雕真正得到市场认可,还是在2004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艺术品市场的升温,舟山核雕也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市场价值。

周建民:老百姓吃饭,先是要填饱完,经济发展了有钱了,才去欣赏这一些艺术品,经济慢慢的发展了,人家口袋里面有钱了,他才去卖这个东西。

周建民:拎坏的包不知道多少,满包出去,满包回来,这是很不好销,因为当时人们对这个,一个是经济条件的因素,还有一个对这个产品的不了解,。。。就是从厦门有一条舟山路,我们从北边走到南边,舟山路上工艺品店很多,一家一家跑,但是不要,都不要。

2008年,舟山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宋水官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的代表性传承人。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政府说是要让我们把这个产业传承下去,把这个项目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当时很激动,话都讲不出来了。

也是在2009年,宋水官以一枚核雕小舟斩获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也成为了苏州核雕进入复兴的标志。当地政府也在为舟山核雕产业走向更高层次舞台发展创造便利。当地成了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引导大家抱团经营和行业规范 。 此后, “舟山村核雕”集体商标注册,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为让舟山核雕走向全国和世界,当地还组织核雕技师在国家级舞台大展身手,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舟山核雕在北京举办核雕艺术展;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等知名艺术团体的雕刻技艺交流学习活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响力,宣传核雕艺术价值,推广核雕业内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随着舟山核雕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也是快速上涨,十年前几十块、一百多元的一条手链,如今价格已升至数千元,如果是名家的核雕作品,价格更是在五千元以上。而单件核雕作品的价格更是上涨惊人,一枚雕工精美,题材创意新颖的橄榄核雕甚至标价达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宋水官给记者拿出了他精心雕刻的一枚核舟作品。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的核舟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你像这一颗(核舟)20多个人,它(窗)都能打开的,打开之后,这个窗里边还有人。

记者:这个里头还有一个人?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里面还有一个人,里面这个人坐上去之后把这个窗再装上去的。。。这个也是比较好的,要卖十多万一颗了。

记者:就这个,就这一颗要卖十多万?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对呀。

记者:就是您雕这个的话得花多少时间?

雕刻艺术大师宋水官:将近一个月。

一个熟练的核雕师傅,一年的核雕作品也不过几十件。 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核雕价格的不断上涨,尤其最近五六年,伴随艺术品收藏的热度,在玉雕、红木雕之后,纯手工的核雕也越来越为市场所追捧,尤其在北京、天津这些城市,核雕逐渐被藏友所熟悉并认可,需求暴增,但由于核雕的产量有限,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一路上扬。

经销商朱长青:你说你雕得好的,一年才雕多少条,没有几条东西,你一年下来,有个三四个人喜欢你的东西,你就已经来不及做了,就说三四个人,你一年做不了多少条的。

好东西永远在涨,没有说哪年降下来,没有。当时两万五来一条,好,没拿,现在去问问他,现在我们这边是四万多一条。

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橄榄核,就是核雕的原材料,随着核雕作品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这些原材料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舟山村村民陈云华,除了自己做核雕,也从事橄榄核原材料的生意。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全是是吧?

舟山村村民陈云华:这全是。

记者:这里看着不多,这里总共多少钱,收购过来?

舟山村村民陈云华:我看大概要50万多这样。

记者:50万?

舟山村村民陈云华:嗯。

陈云华告诉记者,周山村的橄榄核原材料主要来自广东、广西两个地方,和十年前相比,橄榄核的价格几乎每年翻倍在涨,从前几十块钱、上百元一斤的,现在有的都是论颗卖,一颗能卖上百元,品相好、个大的甚至能卖上千元。

舟山村村民陈云华:如果说2.4(厘米直径)的,像今年招商的市场价,如果说,成串的话,十颗,就是一万那个价格在一万,就是这一颗料就一千。

记者:这个料,光料就是一千块钱一颗?

舟山村村民陈云华:就是一千块钱一颗。

陈云华说,从前不值钱的橄榄核,因为核雕产业的带动,一下子变得奇货可居,带动了原料产地百姓致富,反过来又对核雕成品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舟山村村民陈云华:北京那些玩家,他们就要求个头大,个头大就是市面上稀少,物以希为贵,由于玩家在追求那种个头大的,所以把那个价格一下子炒得很高。

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最近几年时间,舟山村吸引了大量周边村甚至外省的人来这里从事橄榄核雕刻。

周建民:雕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发展到后就是其他行业的转行,像搞石雕的,搞木雕的,还有搞那个玉雕,好多人甚至连泥瓦匠也转到这个行业当中来了。

李晓青:像我们这个村上浙江的、江西的、上海的都有,上这边来学徒,学了徒自己做,边做边卖,像我们现在家家都是放一个柜台,做了之后放在柜台卖,都是这样的。

在核雕产业的带动下,只有100来户的舟山村现在寸土寸金,除了自己做核雕,很多人家仅仅是靠房屋租赁,一年就能有不菲的固定收入。

舟山村党支部书记高峰:我们好多人家的房子有的空着,现在隔一下,就出租出去了,一小间房子,少说得一两万。

记者:一年?

舟山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嗯,一年。多一点,比如说五六个平方,五六个平方多一点,弄得两三万,三四万,现在我们农村的房子大呀,你弄个十来间的话就不得了了,一年稳定的收入就一二十万。

舟山核雕,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让它的规模日益壮大。那么为什么人们现在如此欢迎这项传统技艺,在市场上给予如此丰厚的回报呢?

舟山核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一场,在近几年来不断与市场接轨,为舟山村创造了年产值2个亿的经济效益,而它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核雕产业红红火火,传统和继承是关键

早上刚过九点,这条舟山村口的马路两边,已经停满了车。这个曾经只有四五百人的村庄,现如今成为了核雕产业的聚居区,每天有3000多人在这里从事核雕或是核雕相关产业,这里每天都能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或是慕名而来的游客。

北京游客:这是什么?

老板:双龙戏珠。

游客:北京、上海、广州都有。

记者:怎么想着到这儿来呢?

游客:我们是到上海开会,开完会然后到太湖这边转两圈。本来想回上海的,就绕个弯过来了。这是刚在这里买的。

记者:花了多少钱?

游客:不到一千元。算是淘着宝了。跟店家比较投缘,说的很好。

这几位游客告诉记者,来这里,除了被核雕第一村的名气吸引,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这种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的喜爱。

游客:为每一个手串上都有雕刻艺术师,他自己的签名,这个就有意义。她不一定是有有名,但是她毕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一个人。

店家告诉记者,像在舟山村,每天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购买核雕作品。

店主:像这种题材,比如说弥勒佛题材,还有我们这边传统的罗汉的题材稍微好卖一点。

记者:价位大概是?

店主:价位肯定是在中等价位,一千多,两千多。

游客:像我们这比较另类,顺道来看看,既然来了嘛,但是对这个价格比较敏感,因为不懂,有些东西我们不懂,所以我们希望价格最好是几百块钱或者一千块钱左右,这样的话都能接受。

游客:所以在我们这里也可以兜一圈,比较一下价格。

在这家门店,记者还碰到了一位从北京过来的核雕经销商。

记者:这一次过来收了多少?

核雕经销商:二三十万吧。

记者:二三十万?你收的都是精品?

核雕经销商:也不都是精品,反正差的好的都有。

记者:差的好的都有?你一般多长时间过来一次?

核雕经销商:两礼拜左右。

记者:一次过来打多少货?

核雕经销商:就是二十万左右。

经销商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核雕生意已经有十多年,最近这四五年,随着核雕作品越来越受收藏者青睐,他每个月都要舟山村来打两次货,一个月都要拿四五十万元的货到北京销售。

记者:一般什么样的价格的最好卖?

经销商张先生:现在便宜的好出,现在。一两千块钱,两三千块钱。好的,还是要对那些老客户,他们要好的,要大的。

经销商张先生:这是2.6(厘米)的。

记者:这是什么?

经销商张先生:这是八仙。

记者:这个多少钱?

经销商张先生:这一万块钱左右,一颗。

核雕生意的红火,不仅让很多北京的淘客来到了舟山村,也有不少的舟山村村民在北京开店做起了核雕生意,陶正华就是其中一位。

经销商张先生:这个卖4万8千块,苏州园林刻划的,纯手工雕刻,创作这几个亭对我们苏州的园林亭台楼阁都这样,每一个园林的特色都刻划在橄榄核上。

陶正华告诉记者,虽说在北京开店已经有十多年,但是他的家人都还在舟山村,他的妻子、妹妹、儿子也都还从事橄榄核雕刻,店里销售的基本上都是家人的作品。

陶正华的核雕店

因为在北京这个地区,包括天津,包括长城、东北三省的朋友们,喜欢核雕的都来北京这边,找我们橄榄核雕,所以这边卖橄榄核的人也比较多。

记者:你们一年销售量大概是多少?光橄榄核这一块。

陶正华:我也就销售400多万。

陶正华说,北京市场占到了整个舟山核雕销量的一半以上,尽管这几年核雕价格上涨很快,但是好的作品依然还是不愁销路,来他这里买核雕的都是老顾客而且以订货为主。

舟山村村支书高峰告诉记者,舟山村的核雕作品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一方面是收藏者对于核雕这种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的喜爱和追捧,另一方面,苏州地区自古以来在手工制作、雕刻等方面就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传承。为了紧跟时代发展,舟山村的核雕艺人们在近年还创作了很多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比如奥运期间的奥运福娃、鸟巢、世博的海宝等一大批创新作品。核雕作品的多元化,更是吸引了外地客前纷至沓来 ,将大把的“银子”投在小小的橄榄核上。

舟山村村支书高峰:这个就是从最原始的,就是师傅带徒弟,然后徒弟出师以后再带徒弟,就这样传承下来。为什么到现在我们村上有这么多一流的师傅,其实都是以前的师傅带出来的,都是原来传承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这样,现在好多都是从事这个核雕的艺术的,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吧,好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在钻研核雕这一块,有的甚至是从以前的木雕,根雕转行做这个的,但是都离不开,一个就是纯手艺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引导舟山核雕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避免市场上鱼龙混杂,苏州吴中工商局早在2010年就为19位舟山核雕工艺师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同时为他们成功注册商标19个。为了扶持这项产业,苏州市及吴中区投入了1亿多元对舟山村的道路、村舍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建设了核雕文化展示馆以及集中地核雕作坊等设施,准备舟山村打造成传统工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地方文化名片。

舟山村村支书高峰:一个是经营,一个是环境卫生,产销管理,还有一个资产租赁,那方面的管理,还有一个就是核雕评定等级的合理的一个管理,不要让那种机雕什么的,出现在我们的舟山核雕村,我们舟山核雕村就是打一个品牌,就是纯手工做的。这样我感觉舟山核雕会有一个恒久的一个生命力。

周建民:从全国这个上面来讲,好多地方的还不认识这个是什么东西,也就是说,对核雕怎么了解,我们国内的市场这么大,就这几个地方有橄榄核雕,所以你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讲,还没有核雕市场还远远的没有开发出来。

【半小时观察】

昔日的小手艺做成了大产业,橄榄核原料产地不在苏州,主力消费市场也不在苏州,可谓典型的“两头在外”,但沉寂多年突然“横空出世”,一方面是核雕的发展碰上近年来收藏热的契机,另一方面是村民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焕发出创新的激情,捕捉到了这样的机遇,当然,政府在里面的积极推动也功不可没。而这三点,其实就是符合了产品进入市场的三个条件,质量,创新已经推广。其实无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发展农村的特色经济,都需要尊重市场的内在规律,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也会回以厚报。


天然天珠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熙宁重宝目前市场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