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祁门红茶的魅力:一试便知!

02-28

祁门红茶的魅力:一试便知!

二水汇流,三山环抱,土壤肥沃深厚,周围竹木葱茂,水波荡漾,仿若云雾仙境一般。这个“有山有水有人家”的世外桃源就是安茶的发源地——祁门芦溪。

说到祁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拥有“红茶皇后”美誉的祁红,鲜少有人会知道,在祁门芦溪,有一味独立于六茶之外的安茶。

“安茶”是祁门的历史名茶,不但是一种上乘的饮品,还是良药,一直以来岭南中医诊方中常用“安茶”作引,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圣茶”。

抗战期间,因战乱的缘故,导致安茶市场萎缩而停止生产,这一停止就是四十余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乡企办的两位老师——汪升平和汪镇响,配合政府部门研制,于1984年恢复生产。安茶恢复生产的这一年,余丽勇出生了。

余丽勇说,这是他与安茶的缘分。

磨其艺:历经十二道工序,方能成品

“金谷尖”是芦溪村一片茶山的名字,也是余丽勇店铺的名字。“金谷尖”特制安茶,其条身紧结匀齐,色泽黑褐尚润,冲泡一盏,茶汤金黄透亮,清香自然。

然而安茶的制作并不容易,从采摘到成品要历经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筛分、捡剔、拼和、补火、露茶、蒸软、装篓和打围干燥十二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而成。

“安茶”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得当。采摘是安茶制作的第一个环节,采摘必须在谷雨前后不超过10天左右的这段时间内,过早采摘的茶叶有效营养成分积累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不耐泡。采摘时间推迟的话,安茶就会失去鲜嫩的味道。

“杀青”是安茶制茶工艺中比较重要的环节,非常考验制茶人的手艺,因为滚筒杀青要用柴火炉,但是柴火炉温度很难控制:温度低了就容易把茶叶炒黄;温度高了会把茶叶炒焦;火候不够不能去除茶叶的青草味。

余丽勇说,“杀青”一般控制在160℃左右比较合适,时间大约20分钟。这个环节要考验制茶人对茶叶“颜色”、“光感”和“气味”的把控。当茶叶由原来的鲜绿色变成暗绿色,表面的光泽消失,茶叶中的青草味褪去并出现少许清香的时候,就是“杀青”的最佳效果。

品尝过“安茶”的人都会沉醉于它的清香甘润,然而品茶人不知道的是,“安茶”的甘甜味主要来自于“露茶”环节。

10月入秋后,祁门的晨露是“安茶”最天然的“补品”。“露茶”必须选立秋后白天天气晴朗、晚上有雾气的天气。将栎炭提香后的茶叶在夜晚摊凉于室外,让它与吸收日月精华的晨露充分接触,取其醇甜,成其甘润。

品味祁门安茶的时候,隐隐就能感受到这种天然的感觉,在舌尖,在唇齿间,在喉间,一点一滴地浸润,勾起人无限遐想。

从4月份开始采摘鲜叶,到11月份成品包装,安茶的制作工艺长达240天。历经春、夏、秋三季,将“清新”、“浓烈”、“醇远”三种味道融为一体,化成了一盏独一无二的祁门安茶。

用240天时光雕琢的安茶,能拂去浮世烟尘,透过那一盏祁门安茶,可以倾听到一段娓娓道来的岁月故事。

美其境:自然眷顾的纯朴土地

祁门芦溪是一个受自然眷顾的美丽山村,也是一个千年以上古村落。在这里,古民宅、古树群、古祠堂,比比皆是。在这里,没有高楼建筑机器轰鸣,自然纯朴相得益彰。

由于安茶对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的要求十分苛刻,因此,祁门是安茶的主产地。走进祁门,茶叶的清香味便扑面而来,让你很自然地卸去满身的疲惫与浮躁。

从余丽勇的制茶工坊到最远的茶园有50公里,开车需要两个半小时。

余丽勇说,新茶季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山里,因为原材料的品质是制作安茶好坏的关键,必须要亲自把关。

余丽勇喜欢研究花草树木,在他的茶园里,每一棵茶树都不高。为了方便采摘,同时也为了让茶身更饱满,让茶叶可以吸收到更多的营养,他每年都会帮茶树修剪枝叶,不让其过于繁盛。余丽勇说,要做上等的祁门安茶,需要极致的细心和耐心。

除了生长环境的纯天然,安茶的包装也别出心裁。其他地方的茶叶大多用铁盒或者纸袋包装,但是祁门安茶是用竹篓包装。

将安茶压紧装入小竹篓内,再放入烘橱内烘干,使其凝结成椭圆形块状,即依竹篓容量成型。

余丽勇说,竹子中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与茶叶融合后会让安茶的香味更加天然。而且,小竹篓也可以保持茶叶的干燥和通风,更利于存储。竹篓与箬叶是安茶最好的“外衣”。

生于自然,制于双手,内沾晨露,外附竹香,祁门安茶经自然的洗礼,呈现出最健康、最本真的状态。

养其人:一年成茶,三年成药,七年成宝

与其他茶叶不同,安茶“以陈而贵”。只要储存得当,年份越久远的安茶,甘甜味越为明显。

陈年的茶叶茶多酚含量更高,而茶多酚有预防各种癌症、延缓衰老的作用。相传在1928年,岭南的医生以安茶入药,治好了当时广东的瘟疫,从此,安茶被称为“圣茶”。这或许也是安茶在广东沿海和东南亚一带被推崇的原因。

一年可以制成安茶,三年可以让安茶称为“良药”,七年以上的安茶就是“珍宝”了。

安茶如此,做人亦如此。

余丽勇说,在祁门,有很多制茶老师傅,以省级非遗传承人汪老(汪升平和汪镇响)为代表的安茶制作老前辈,将安茶以“最好的面貌”展示在茶人面前,这值得所有制茶人学习。这些老前辈对于安茶制作史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宝”。

对于余丽勇来说,他还只是一个不断摸索的年轻一辈制茶人。对安茶未来的探索与思考,他一直在路上。

中国人物画艺术表现最突出的特征

北京犬和京巴是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