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残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
泰山刻石是为始皇歌功颂德撰写石刻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自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即前219年(始皇二十九年)开始东巡,为彰显自己的统一事业功绩,在各地立了六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
前四处皆在山东,会稽为今日浙江之绍兴,会稽石刻唐时尚完好,至宋则已不见诸著录。碣石不详所指,或以为在当今之河北境内。峄山石刻真迹亡于唐以前,杜甫有诗为证曰:“绎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之罘早已不知去向。今所存者仅《泰山石刻》《琅琊台刻石》。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元赫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 书法世莫能及。”鲁迅认为秦泰山刻石“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此刻为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较为常见,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而今传世拓本,存字最多且比较可信、最为著名的就是现藏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的宋拓《泰山刻石》165字和53字本。原均系明代江苏锡山人安国(字民泰,号桂坡,)旧藏,上世纪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上海艺苑真赏社,日本《书苑》,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仅此与《琅琊台刻石》为真,余皆后人摹刻。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工整瘦长,笔划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体现秦代书法艺术风格。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它也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没有这种毛病,它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方。
唐朝李嗣真《书后品》说“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泰山石刻》虽遭磨难毁损,但终究留存,而光照千古,李斯也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
《泰山刻石》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