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苏轼黄州寒食帖创作背后的故事

01-06

苏轼黄州寒食帖创作背后的故事


文|Ms格蕾丝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洗稿搬运是无耻的行为!

提起北宋大文豪苏轼,大家能立刻联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

其实,苏轼除了北宋文坛领袖的身份之外,还有着知名书法家的另一重身份。苏轼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公元1082年,45岁的苏轼创作了《寒食帖》, 这是他一生之中最得意的书法作品之一,被称为"苏书第一",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誉之为继《兰亭序》、《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三年后,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作呢?今天笔者就来详解《寒食帖》诞生前后的故事。

苏轼《寒食帖》

故事1:苏轼遭受双重打击

21岁那年,苏轼因文采出众而名满京城,考中进士后,眼看璀璨光明的仕途之路早已在脚下铺就,但他没料到接连遭受了双重打击。

打击一:四年后,苏轼的父亲苏洵病逝,他与弟弟苏辙还乡守孝三年。

打击二:三年守孝期满后,苏氏兄弟归朝,恰逢王安石主导变法之际,而苏轼仕途路上的领路人欧阳修因反对变法被排挤出京,苏轼因受牵连也难以立足,只得"自请离京",他先来到杭州,后又来到湖州做了知州。

苏轼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做官也是政绩斐然。公元1079年,42岁的苏轼给宋神宗写了份报告《湖州谢上表》,但这一份例行公事性质的书信却给他的仕途生涯带来了灭顶之灾。

苏轼

苏轼本身是大文豪,这份报告写的是文采飞扬,估计是写到最后难以自控,他没有忍住发了几句牢骚:"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羊小民。"

"新进"是指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党羽李宜之等人,"生事"二字自然不是什么褒义词,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苏轼对新政的不满,更是指责改革派无事生非。

因这份政绩报告,改革派对苏轼怀恨在心,他们随后挖掘出大量苏轼"讽刺"变法的诗句,在宋神宗面前狠狠参了他一本。

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是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当时正值变法最艰难的时期,宋神宗看到改革派罗列的苏轼的罪证后勃然大怒,"令御史台选牒朝臣一员乘驿马追摄"。

驸马王诜和苏辙得知消息后,即刻派人快马加鞭前去通知苏轼,接到通知后,苏轼内心惶恐不安。

宋神宗

故事2:乌台诗案

苏轼跟随御史皇甫遵前往开封,当船行至太湖时,他甚至一度想投湖自尽,但怕连累亲人和好友,最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到达都城后,苏轼立刻被关进了牢里,他深知"文字狱"的严重性,预感到凶多吉少,甚至已经提前写好了遗书诗二首。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展开了一场权力之争。改革派一心想置苏轼于死地,但以宰相吴充为首的十几名保守派大臣却联名为其求情。

因为爱惜苏轼天赋异禀的才华,甚至连当时罢相的王安石都给宋神宗上奏折,曰:"安有圣世而杀才士呼?"

案子拖了将近一年没有结案,苏轼在狱中度日如年,他事先与儿子苏迈约定,如果是杀头的话,就让儿子送饭时送自己爱吃的鱼,也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有一天,一个亲戚代替苏迈去送饭,他不知道苏氏父子之间的约定,想着苏轼一向喜欢吃鱼,就特意做了一条鱼送进牢里去,结果苏轼见到之后差点精神崩溃了。

最后,由于太皇太后曹氏(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出面为苏轼求情,再加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本身是武将出身,他重视并喜欢重用知识分子,赵匡胤在位时曾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规定,最后苏轼幸运地逃过了死罪,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因苏轼受到株连的官员达22人之多,司马光、范镇等赫然在列,他们分别被罚了钱,但其中受到处罚最重的当属最早为苏轼通风报信的王诜,他被削去了一切官爵。

当时审理苏轼案子的是御史台,据说御史台内有棵高大的柏树,大群的乌鸦常年栖居其上,故御史台也称"乌台",因此苏轼一案被称为"乌台诗案" 。

电影《绣春刀Ⅱ》中有句台词是“笔墨惹是非”,这话真没有说错!

"乌台诗案"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字狱案,同时也是宋朝历史上第一起文字狱案,最后以改革派完胜告终。

曹皇后

故事3:寒食节和《寒食帖》

说起来,中国古代的文人有着深深的仕途情节,连"诗仙"李白和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不能免俗,不过说来奇怪,这些文人墨客的仕途之路大多是荆棘丛生。

在被贬黄州后,苏轼对"做官"这件事算是彻底死了心,他开始专心于文学创作,在黄州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这里着重谈谈《寒食帖》,这是一首即兴诗作,又名《黄州寒食帖》或《黄州寒食诗帖》,由苏轼创作于被贬黄州三年后的寒食节当天。

苏轼本人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共129字。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局部

寒食是指寒冷的食物,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日,家家户户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海外,只有介子推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甚至为了给他增加营养而不惜"割股充饥",但当重耳成为了晋文公之后,其他人加官进爵,唯独忘了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心灰意冷的介子推和母亲隐居山林,晋文公后来良心发现,派人去请介子推出山,但他打定主意不见。

有人建议晋文公放火烧山,身为孝子的介子推必定会带着母亲离开,晋文公觉得这主意不错便照做了,但没想到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也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最后人们在一颗烧焦的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遗体,据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了寒食节。

清明节寒食青团

苏轼在寒食节当天创作了《寒食帖》,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他是在感叹自己与介子推近似的遭遇,同样是忠心臣子但却无法报效国家。

我极为热爱《寒食帖》,在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后,再次欣赏这幅书法作品时,从外行的角度看,似乎每一笔都随着作者苏轼的情绪跌宕起伏,透露出一种力透纸背的悲怆之感。

《寒食帖》无论是诗还是字均获得了高度赞美,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誉之为继《兰亭序》、《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称赞:"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寒食帖》黄庭坚题跋

写在最后

《寒食帖》本是苏轼的即兴之作,流传至后世成为了国宝级的文物。清乾隆年间被收藏于圆明园并列入《三希堂帖》,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自此流落民间。

几经易手后,《寒食帖》被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以高价购得。在二战期间东京多次遭到轰炸,此帖险些在轰炸中被毁,据说是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从烈火中抢救出来。

二战结束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嘱托友人在日本四处访觅《寒食帖》,最终探得下落后以重金购回国宝,今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

1,《国宝来了》

2,《朕的圆明园》

康熙通宝图片及价格表

波士顿梗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