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穿越文化的视界:眼睛石的旅程

02-16

穿越文化的视界:眼睛石的旅程

眼睛石,一种崭露头角便面临枯竭的资源。

素来深受戈壁小品石玩家们的喜爱。

它的纹理、颜色、形状、质地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中戈壁小品石行业里眼睛石与筋脉石两位兄弟达到了独领风骚的境界,未来的升值空间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并没有夸大其词。

它的美是特立独行的,芸芸众生何德何能,懂得其内在与外在的奥妙呢。

那种直射灵魂的美,一般人不接触一段时间完全感受不到。

越看越有味儿,越看越爱。

唯一的遗憾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挖掘到它的文化属性,也就是文化价值。

那么,有没有人想过一个问题?

眼睛石这个物种到底是外来的还是地球内在的?或者说古时候在某地盛没盛行过?有没有它的替代品?

因为好奇,我从出土过的古代文物集里仔细寻找过眼睛石与筋脉石的影子,后来都半途而废了。

但是也有少许的收获,请看下图。

这是出土(墓葬里挖出来的)的战国蜻蜓眼琉璃珠

“眼睛”文化发源于西亚或印度,相信眼睛有避邪功能的这种信仰,多盛兴于从事畜牧的草原民族,在游牧民族迁徙的路途中,身上佩戴这种镶嵌玻璃珠,一方面可以避邪,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用来交换所需之物(跟藏天珠一样)

天然形成的眼睛石。这是钱币石,眼睛石的另一个品种,也是天然形成的。


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很明显,是人工镶嵌制作而成。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蜻蜓眼为玻璃制成,玻璃又称琉璃,因后期发展中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制造出“眼睛”效果的镶嵌玻璃,猜测因形似蜻蜓的眼睛,故称蜻蜓眼。


蒙古眼睛石


现代工艺仿制古代战国蜻蜓眼琉璃珠。


蒙古国天然形成的眼睛石。


现代工艺仿制战国蜻蜓眼琉璃珠手串。


蒙古国眼睛石。


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

这种镶了“复合眼珠”的玻璃珠,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这种彩色缤纷、灿烂夺目的西亚玻璃珠受到当时中国王公贵族的极度喜爱。


出土的蜻蜓眼琉璃天珠。

当时在中国产生了高度的社会需求,导致中原玻璃艺匠开始利用本地原料进行仿制,以氧化铅和氧化钡替代苏打,制造出与西亚、地中海东岸地区配方不同,也就是含铅钡成分的蜻蜓眼玻璃珠。


眼睛石天然天珠。


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


蒙古天然眼睛石。

蒙古天然眼睛石。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玻璃眼珠多为类形球,并不规整,有个像扁方形或扁鼓形。尺寸比较小,绝大多数直径不足二厘米。一般多在一到一点五厘米之间。珠地多为绿、蓝或黄色,母体均半透明。其饰纹简单,采用西亚常用的几何图案,与同期中国玉器或金属器物上传统的云纹、蟠螭纹和龙、辟邪等图样大不相同。


综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战国蜻蜓眼琉璃珠在古代其实就是我们玩儿的眼睛石的替代品。

只不过证明这点,需要去一趟印度或者西亚地区,采访采访当地的玩家们,问问他们制作蜻蜓眼珠子的依据是什么?参照什么东西做的?!

其实不问也罢,心理门儿清,哈。

无巧不成书,我偶尔把写出来的小品石作品同步到今日头条app,一位七旬石友在我作品下方论说:眼睛石就是战国蜻蜓眼琉璃珠的鼻祖, 还有图有真相的跟我比划了几下,后来俩人干脆互加了微信单聊,发现老者是位高人,他挺惋惜现在市面上胡乱磨制的风气,说是把好东西都毁了,原石的文化价值远高于磨制出来的天珠和圆珠,只不过人们忙着经济发展,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文化价值都抛在脑后了。

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现其价值了,回过头来拯救时,晚了。










袁大头值多少钱一个

宠物训练师培训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