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喝了朋友送来了金观音,我在里面真的喝出了炒瓜子香,这正常吗?”
这是下午刚看到的私信。
喝岩茶时,邂逅到类似炒坚果、炒瓜子那般的香气,其实是常态。
经历高温焙火的岩茶,内部的植物蛋白在高温历练下,早就生出了系列烘焙香型。
只不过,这些类似炒瓜子、炒山核桃、烤海苔、烤焦糖等香型,圈内更统一常见的说法,是焙火香罢了。
对金观音这样以花香为主的品种茶来说,从干茶闻出焙火香,前3水刚开汤时,盖香趁热闻,一股烘焙香占据主流,也并不稀奇。
因为,但凡岩茶在焙火之后,理所当然会具备这样的特定风味!
又到周末,这篇且来复盘简答一二,关于喝岩茶的那些事。
《2》
一、拼配过的岩茶,香是香,但很难喝出具体品种特征?
有位喝岩茶颇有经验的老茶客,聊到这样的喝茶感想。
“岩茶的拼配茶,多数只能喝个大概特征,譬如肉桂的茶水咽下后,微微有几分辛锐,但总体感觉是,拼配出来的岩茶,香气很充足,但你很难通过这些茶香来分辨具体品种。”
上述这番话,糅合了许多细节问答。
第一个,岩茶经过拼配后,是不是很难喝出具体品种?
这是自然。
武夷岩茶的拼配是一门技术活,最高超的拼配艺术,在于让多种岩茶完美兼容,让人喝不出拼配痕迹。
类似化妆,也是追求妆感轻,不留痕迹为上,浓妆艳抹反而没有高级感。
所以,在岩茶圈子里,除非茶农自愿公开拼配方子,写明各个拼配的品种,以及各品种的占比。
否则,绝大多数的人,也只能喝个大概。
做不到一猜一个准,百分百肯定里面到底加入了哪些品种。
第二个,拼配过的岩茶,大多很香,走“茶香”路线?
个人觉得,这样的想法略片面。
武夷岩茶的拼配,主打的是综合风味。
那些仅仅以茶香见长,但茶味喝入口很薄的,算不上高级。
喝一泡主打传统风味的拼配大红袍,那股子沉稳木质香,以及醇厚甘润的茶汤,能立马打消这种念头。
第三个,拼配过的岩茶,没法通过茶香定位品种?
这得看具体情况。
闻香辨茶时,如果闻到的只是中规中矩的花香,的确能难推论出,里面到底加了哪些品种。
但如果从中闻出桂皮香、当归药香、雪梨香等脸谱化的香型,锁定具体品种(肉桂、铁罗汉、佛手),不成问题。
《3》
二、试岩茶,为什么不推荐紫砂壶?
最近都在试新茶。
拆开刚收到的茶样箱,将泡袋装的岩茶放在桌面。
这些花花绿绿的泡袋,立马就堆成了小山。
正式试茶前,老规矩,先准备茶具。
洗了一套又一套的盖碗、公道杯、小茶杯。
每次看到这样的试茶大阵仗,或许有茶友会不理解。
“为什么在试岩茶时,看到的都是盖碗泡茶,用紫砂壶不行嘛?”
还真别说,哪怕你是位“紫砂控”,平时喝茶特别爱用紫砂。但到了试茶场合,千万别乱用茶具。
选瓷质盖碗,最省心。
因为,白瓷盖碗表面带有细腻的釉面,绝不会吸附任何茶香。
将茶汤彻底沥干出来后,趁热揭开盖闻香。
此时此刻,盖上热乎乎的馨香,最为完整。
换成紫砂壶去冲泡,很难确保最终闻到/喝到的茶,还是原汁原味。
试茶,本就是为了追求真实。
万一自己拿到手的茶,品质不足,藏有沤青味、闷酸味、焦糊味、青涩味、或者其它说不上来的杂味。
经过紫砂壶的调理,杂乱气味被趁机吸附了十之七八,闻着不再明显,会错过不少关键鉴茶线索。
另一边,对现阶段那些香气缤纷,茶味鲜醇的轻火新茶来说,它们本身就和紫砂壶不搭。
因为,紫砂壶泡香气高扬的茶叶,会影响茶香。
同样是喝一泡花香馥郁的岩茶瑞香,但盖碗泡与紫砂壶泡,呈现出来的茶香效果截然不同。
为了追求极致茶香,还是建议盖碗冲泡为好。
《4》
三、听说只有水仙、肉桂才有岩韵,其它品种韵感都很差?
从岩韵的来源看,与具体品种没有任何关联。
只要是正岩茶,只要这批正岩青叶在加工时没有被做毁。
做出来的岩茶成品,肯定会有岩韵。
茶汤啜入口,醇厚明显。
含一口茶水在舌面,先别急着吞下,那一刻,茶汤的醇柔质感体验最是明显。
哪怕不刻意吞咽,茶水也能轻轻滑下喉头。
咽下茶汤之后,回味带甘,甘中透香。
更难得的是,好茶的生津回味,回甘清凉等,应有尽有。
这就是正岩好茶的魅力。
喝正岩肉桂、正岩水仙时,只要专注细品,不难感受。
不过,这并不代表,其余岩茶品种的韵感并不如水仙、肉桂。
虽然,很多茶友在平时喝茶时,会发觉喝奇兰、瑞香、金牡丹、黄观音等品种茶,香气很足,但大多存在韵感不足的硬伤。与正岩水仙、肉桂,没法相比。
这背后,并不是它们的品种出了问题。
而是正岩山场内保留的品种茶,实在太少。
原本在这些新品种早期刚开始推广时,在正岩山场内,也有不少茶农选择引种改种。
但随着肉桂大火的那些年,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原先种在自家茶地的黄观音、黄玫瑰的新品种,大量被茶农挖掉、砍掉,改种肉桂。
虽然,从今年观察的情况下,正岩小品种茶的受关注度,比起往年好了不少。
但品种改种之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导致现在市面上大量品种茶,多数是产自外山,极少出自正岩。
很多茶友喝多了外山的高香品种茶后,久而久之,会留下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品种茶的韵感不如肉桂水仙。
对此,只要找机会喝一喝正岩瑞香、正岩黄观音等,立马就能改变你的看法。
《5》
网上看到一段留言。
“从与枞有什么区别?”
底下有个网友答复,很有意思。
“它俩啊,一个矮,一个高。”
但站在内行角度看,这样的解释显然是离题万里。
丛与枞的意思,只要查字典,都能找到答案。
枞,是多音多义词。
进入雨季,云南人爱吃的鸡枞菌的“枞”,念成zong(第一声)。
当然,这个zong,也有地名、姓氏名的别意。
当枞念成“cong”(第一声)时,特意指某种茶树名。
茶圈里,老丛、单丛、名丛、高丛、丛香、丛味等,规范汉字用语,一概是丛。
在丛与枞之间,绝对不是高矮那么简单。
毕竟,一片茶园是高是矮,一看具体品种,是乔木还是灌木,二看茶园管理方式,是修剪还是留丛……
喝岩茶时将一些小细节慢慢琢磨明白,喝闲茶时,也能让人乐在其中!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