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阳,科普作者,水族资深爱好者,历史故事写手)
其实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如此,当你没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历积累,便无法真正品究出其中真味。
而孔雀鱼作为最大众化的一种观赏鱼,可能每个接触过水族的朋友都曾尝试过养殖。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往往被当做初学者入门鱼类的美丽精灵,在很多资深玩家之中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始于孔雀、终于孔雀。
始于孔雀
(图片来自网络)
跟很多刚入水族坑的朋友一样,我所接触过的第一种“热带鱼”便是孔雀。在我小时候,把除了金鱼之外的所有观赏鱼都称为“热带鱼”。记得第一次看到玻璃瓶里的孔雀鱼时,就被它艳丽的颜色、灵动的身形和热烈的泳姿所吸引。
这些只有几厘米长的小家伙好像身体里总有燃烧不完的热情,拖着他们五颜六色、大得有些夸张的尾巴在水中追逐嬉戏,一刻不停。
(图片来自网络)
孔雀鱼适应性比较强,跟其他很多相对娇气的观赏鱼比起来,孔雀对养殖水体的酸碱度、温度、污浊程度的要求都不是太高。再加上孔雀鱼性情温和活泼又有群聚的习性,一群色彩缤纷的小鱼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于是孔雀就成了很多人养殖的第一种观赏鱼。
他们小小的身形,只需要不大的容器就能饲养;更重要的是,在你不经意间,他们居然生出了小鱼!这让很多初学者体会到了繁殖的乐趣,有的家里连原本对养鱼不感兴趣的老爸老妈也被吸引过来,观赏饲喂、乐此不疲。
这便是之前我提到的“始于孔雀、终于孔雀”那句话中“始于孔雀”的由来。
(快看,它下小鱼啦!图片来自网络)
终于孔雀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终于孔雀”又是在讲什么呢?很多从孔雀鱼入手的水族爱好者,随着经验的丰富、审美的提高,会慢慢对有些吵闹纷乱的孔雀鱼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会觉得它们的美有些俗气。
而且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家繁殖的小孔雀,长大后明显不如它们的父辈那么漂亮了。于是大部分人渐渐转向其他水族生物的养殖,龙鱼罗汉、昆虫爬宠、水草造景、雨林造景、海水珊瑚等等……
但是总有一些人,随着对水族理解的深入,又开始重新审视孔雀这种看似普通的小鱼,并最终全情投入其间,把孔雀鱼的繁育和品系维护作为自己终身乐趣甚至是毕生事业。这恐怕就是“始于孔雀、终于孔雀”这句话的由来吧。
(不是说您,杨老师……图片来自网络)
孔雀分类概述
可能很多人要问,孔雀鱼这么个小不点,真的有那么美吗?
孔雀鱼按照国际标准(IFGA)可分为S、A、B、C四级,S级为最优等级。而我们在一般水族店见到的那种10元能买好几条的孔雀,实际是C级孔雀中淘汰下来的量产鱼或者干脆是没有品系可追溯的杂交鱼。
作为一种已经有上百年养殖历史的观赏鱼类,经过人们长期的饲养与选育,孔雀鱼现在有几百个品种。如果按照纹理色泽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草尾、礼服、马赛克、蛇王、单色、剑尾等主要品系。
(图片来自网络)
草尾:鱼身上有菱形斑纹,尾鳍宽大、其上布满细致而互不连接的圆形喷点图案。
(图片来自网络)
礼服:孔雀鱼的后半身为黑色、蓝色等纯色,而尾鳍上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该品种的观感就像一位身穿雍容华贵晚礼服的贵妇人一样端庄典雅。
(图片来自网络)
马赛克:尾鳍上有多种颜色镶嵌状或环形、相互连接的花纹,尾根部有蓝色色块(目前已不太在意此特点)。
(图片来自网络)
蛇王:鱼身上布满复杂纹路构成的图案,看起来就如同蛇类的皮肤斑纹。其花纹比马赛克品种要细腻得多。
(图片来自网络)
单色:鱼体为单一色泽,没有任何杂色。
(图片来自网络)
剑尾:尾鳍如剑般笔直伸出。这个品种基因更接近野生品种,有一种原始粗犷的美。
这只是孔雀鱼品系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漂亮的品系就不一一累述,另外,随着玩家的精心选育,更多瑰丽多彩的新品种也不断涌现。
(冠尾,图片来自网络)
(莫斯科蓝,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来龙去脉
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观赏鱼红箭、月光鱼一样,孔雀鱼属于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鳉形目、花鳉科,学名叫: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
1859年,德国鱼类学者彼得·威廉(Wilhelm C.H. Peters)在委内瑞拉发现孔雀鱼,因此他成了最早开始描述这种小型淡水鱼的科学家。由于孔雀鱼看来和花鳉属的鱼类很相像,所以彼得·威廉就命名孔雀鱼为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
1886年,英国传教士、植物学家罗伯特•古比(Robert Lechmere Guppy)也在南美采集到孔雀鱼,经大英博物馆的阿尔伯特·冈瑟(Albert Gunther)博士鉴定此标本为新的物种(当时信息交流不畅)。为纪念罗伯特·古比,于是就以“古比鱼”(guppy)为孔雀鱼的英文俗名——孔雀鱼的英文名称就此确立。
(野生孔雀鱼,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孔雀鱼适应性强、繁殖快,1930年代,它们被当做“食蚊鱼”引入世界各地,用以消灭当地的蚊子幼虫、控制疟疾扩散。这种活泼漂亮的小鱼很快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后将孔雀鱼作为观赏鱼来养殖和选育的做法也流传开来。
卵胎生
(图片来自网络)
孔雀鱼非常吸引我们的一个地方就是它们会直接生小鱼。在生物学上,这种繁殖方式叫做“卵胎生”。卵胎生指受精卵在母体内依靠自身能量(卵黄质)发育成完全的幼体后才出生的生殖方式。
鸡直接下蛋,这是卵生;人的胚胎靠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依靠母体能量发育长大才出生,这是胎生;而孔雀鱼的卵在母孔雀鱼的肚子里不吸收母体能量,而是依靠自体的能量发育成小鱼再出生,这便是卵胎生。
(生产中的雌性孔雀,图片来自网络)
卵胎生为从卵到幼鱼的孵化过程提供了保障,让孔雀鱼相较其他卵生鱼类的繁殖成活率提高了很多。好饲养又容易繁殖,让很多水族新手体会到了养鱼的乐趣,甚至有人跃跃欲试地要自己培育出更加漂亮的孔雀新种。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自己家繁殖出来的小孔雀长大了,明显不如父辈漂亮:个子小了、尾巴短了、身上也没有了那些瑰丽的花纹,甚至同一对孔雀生出来的小鱼颜色简直五花八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种孔雀叫——别人家的孔雀,图片来自网络)
黄化种
未黄化种
我们知道,品种由遗传基因决定。孔雀鱼黄化是一种隐性基因,我们将它表示为g,而将同一位置的普通染色体基因表示为G(不黄化)。由于黄化是隐性基因,所以这条黄化雄鱼的基因一定是gg,而未黄化雄鱼的基因可能是GG或Gg。
如果我们有一条同样黄化的雌鱼(基因也是gg)与黄化雄鱼繁殖后代,那么其后代将全部携带双隐性基因gg,也就是说全是黄化品种。
(黄化雌鱼,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如果我们手头刚好没有黄化雌鱼,而只有双显性基因GG的雌鱼怎么办?她和黄化雄鱼繁殖的后代,基因将全部是Gg,也就是说全是非黄化的。这样是不是黄化品系就此终结了呢?不会的。
我们再用这些Gg基因的子一代进行繁殖。一对携带Gg基因的亲鱼繁殖出来的子鱼可能有如下基因表达GG、Gg、gG、gg,也就是说有1/4的可能再次出现带双隐性基因gg的黄化个体。儿子一辈没有一个像爹的,但是孙子一辈中又出现了跟爷爷长得一模一样的个体,这就是基因的神奇和繁育的乐趣。
孔雀鱼出生后大概两个半月即达到性成熟可以繁殖,其后大概每个月都能生产一窝。由于其生长迅速、繁殖周期短,所以非常适合用作基因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同族系交配、同品种不同族系交配、反交等都是维持孔雀鱼品系的基本方法,至于其中基因公式,讲起来大概就是下图的情形: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公式很难背下来,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如果想要保持某一品系的纯正,那么繁殖时一定要有“处女情结”。之前我们也说过,雌性孔雀鱼带有储精囊,一次交配够用好一阵子。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某一雄鱼基因,一定要用处女鱼跟他亲热。而用于育种的孔雀鱼在出生一个月、可以辨别雌雄而尚无繁殖能力时,就必须将雌雄鱼分开,避免雌鱼受到污染。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孔雀鱼绚丽的色彩、灵动的身形以及不断优选繁育、推陈出新所带来的乐趣,世界各地都有很多专业级的孔雀鱼玩家。家中有几百缸孔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国际上也经常组织孔雀鱼赛事,供玩家们展示与交流。
(2015年在中国举行的AQUARAMA第十四届世界孔雀鱼冠军挑战赛,图片来自网络)
孔雀
正是由于孔雀鱼千变万化、摄人心魄的美和繁殖选育带给玩家的无穷乐趣,让很多从小自孔雀鱼起步,后来渐渐移情别恋的水族爱好者,最终成为资深水族玩家、阅鱼无数后,又重新养回孔雀鱼。
这也就是“始于孔雀,终于孔雀”这句话的由来。
编辑:鲁凡英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请联系jial@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