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喝茶真的需要专业知识吗?普通茶友如何掌握关键技巧?

10-17

喝茶真的需要专业知识吗?普通茶友如何掌握关键技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上喝茶,读书。

或许是因为“春困秋乏”,在这样带有凉意还下着小雨的早晨,只想歪在贵妃椅上,躺着看书。

不出门,也不运动。

之前和李麻花提议,要不我们去定做一个升降书桌吧?

再买一个昂贵的皮制转椅,到处摆满一摞一摞的书,肯定是非常理想的工作场所,充满着书香气息。

写累了的时候,就看看书。

看书的时候,能找到新的灵感,就此循环往复。

然而,最近一直在看《创作者的日常生活》,打破了幻想。

里面写到毛姆,他认为,如果眼前有美景可看,就不可能写作,所以他的书桌永远面对着光秃秃的墙壁。

书里绝大多数创作者都认为,漂亮的环境,会使人吃不消。

难怪,难怪。

不然就会像我一样,在无人打扰的时候,出神地望着窗外两只小鸟在树上打架。

时不时飘来阵阵花香,馥郁桂香,深秋终究是来了吧。

《2》

合上书,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本打算翻翻后台留言,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比较新鲜的问题。

恰好,有茶友来聊天了。

是一位新茶友,刚看我们的文章不久。

对方的总结能力很强,他说,总是能在文章里看到“国标”两个字。

一方面,茶友表达了对村姑陈专业度的认可。

另一方面,他有个很好奇的地方,作为普通茶客,也需要了解不同茶叶的标准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能仅仅用“yes”或“no”来回答。

个中缘由,且容我慢慢道来。

所谓国标,指的是国家标准,是由专门的组织所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都适用。

白茶有国标,绿茶有国标,红茶有国标,岩茶、普洱茶等,它们都有国标。

国标,是一部法规,具有法律效应。

村姑陈从小就看法律条文长大,对这方面,自带敏感性。

与此同时,从始至终都带着敬畏之心。

任何的茶类,都应该以此为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制作,不得违反。

另外,还有一些茶类,拥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忽略国标。

要知道,同为标准,彼此之间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国标乃最高级别的标准,而其它各个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换言之,国标是高于一切民间习俗的,是高于一切个人臆想的。

国标说六大茶类是什么样的,就得按国标中的认定来,不能随性而为之。

《3》

作为普通茶客,有没有必要了解茶叶标准?

村姑陈的看法是,有必要。

尤其是对喝茶有追求,注重茶叶品质的朋友,更是需要经常去翻一翻国标。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茶是好的,什么茶是不好的。

一款茶叶合格与否,色、香、味是“优秀”还是“合格”,亦或者是“不合格”,国标中都能找到答案。

以白茶为例,在GB/T22291-2017《白茶》的第5部分,描述的是白茶不同品类的要求。

基本要求,是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如果仅仅只看这段话,估计大多数茶友还是很糊涂。

什么样是正常?

什么样又是非正常?

紧接着往下看,就会看到一张张表格,内容是白茶的感官品质。

其中,将白毫银针分为了两个等级、白牡丹分为了四个等级、寿眉分为了两个等级。

不同等级,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外形,包括条索、整碎、净度、色泽,以及什么样的内质,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比如,特级白毫银针,要求芽针肥壮、茸毛厚;

色泽银灰白,富有光泽;

香气清纯,毫香显露;

滋味清鲜醇爽、毫味足;

汤色浅杏黄、清澈明亮……

这就规定了,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白毫银针,才能算特级。

假如你是一位新手,对白茶的了解甚少。

身边又没有一个明白人能够指点你,告诉你买到的白茶,到底品质如何。

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对照着国标,慢慢品尝,一一对应。

如此一来,就能有比较清晰地了解。

倘若买到的白茶,与国标中所描述的,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

甚至还带着酸味、巧克力味、烟味、霉味等所谓的“非正常气味”。

这就意味着,手中的白茶,品质堪忧。

《4》

另外,茶圈里还有一些极端派。

这部分人认为,不管是采茶、做茶,还是平时喝茶,国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全部照搬。

否则,就缺少了创新意识。

并且还举例,在几百年前没有国标的时候,茶叶不也生产得很好吗?

要是没有过去,哪来现在的六大茶类呢?

要是没有创新,哪来的推陈出新?

这一番发言,颇有愤青的色彩。

而且,如果被不懂茶的看去了,兴许还会觉得很有道理。

是啊,过去没有国标,古人喝的茶叶不也是好好的吗?

殊不知,这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不可否认,我们现今所执行的茶叶加工工艺,以千百年前祖先的手艺,不可能完全一样。

但是,也是历代茶农从史书上借鉴而来的成果。

再经过不断地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才形成了六大茶类。

任何以越界为目的的创新,都是耍流氓。

再者说,改良可以,但也不能乱改良。

有人说做旧茶是白茶的改良,但把原本微发酵的茶类,渥堆做成了重度发酵。

不仅改变了属性,就连营养物质都被损耗殆尽了。

这样不伦不类,以伤害茶叶养分为目的的改良方式,真的合理吗?

生产做旧茶的人,也不过是通过不良手段谋取利益罢了。

茶叶好不好喝,符不符合国标,更与他们无关。

在利益至上的人眼里,什么都可以忽略,何况是国标呢?

《5》

国家标准,也可以说是行业的法规。

所以制茶、卖茶的人,都要按照它的规定来执行,不能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可事实上,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茶,与其国标背道而驰。

久而久之,茶圈成为了谣言满天飞,群魔乱舞之地。

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会被胡乱解读。

最终,衍生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观点。

对于不明真相的新茶友来说,也造成了很多误导。

也从侧面说明,即使是业余的,只是普通的茶客,也有必要了解国标。

当然,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甚至背诵全文。

要知道,国标主要面对的还是专业的研究人员。

有些东西的解读,必须让专业的人来,才准确。

我们普通人读国标,不过是为了让自己避开一些显而易见的坑。

至少要知道,自己手中的这泡茶,到底品质如何。

也不至于被居心不良的茶掌柜,牵着鼻子走。

更多关于喝茶的知识

空腹喝茶、深夜喝茶、喝浓茶、喝劣质茶,春节期间喝茶的四个禁忌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时喝茶量太少?还是泡茶时喝太浓?

不论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传统喝茶方式好?还是喝奶茶好?

喝茶也有鄙视链?喝茶就喝老白茶,而且还是10年陈、20年陈的那种

3个喝茶时常犯的错误,跟风喝茶不算啥,第3个才让人喝不懂茶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锆石和钻石的区别肉眼能看出来吗

铜元价格一览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