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和氏璧的神秘传说:揭秘背后的故事

03-10

和氏璧的神秘传说:揭秘背后的故事


说起有关玉石的故事,“和氏璧”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完璧归赵”的智勇慷慨,“传国玉玺”的得失兴替,每个故事都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



可在阅读这些文字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很多疑惑。“和氏璧”从哪里来?是哪种玉?为什么玉璧变成了玉玺?最终又去了哪里?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了解和氏璧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叫“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战国年间,楚国石匠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璞石,便将它献给楚王。所谓璞石,类似我们今天说的石包玉,从外表看不出其中是否有玉。当时当时负责鉴玉的玉尹认为这只是顽石,卞和两次敬献,却被楚厉王、武王双双下令刖足,从此废掉了双腿。



到楚文王在朝,卞和拖着残躯在荆山下痛哭,泪水流尽淌下血水。文王心有不忍,令工匠剖开璞石,果然得到一块美玉。从此以卞和之名称“和氏璧”,而成为楚国至宝闻名于世。



“和氏璧”是什么玉?


这里可能要让很多人失望了,“和氏璧”确实不是和田玉。从产地来说,荆楚之地处于湖北,这里从来都不是和田玉的产地,相反倒是鄂北地区出产的“拉长石”更符合“和氏璧”的地理记载。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中也有记载“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这也非常符合拉长石正面洁白,转换方向可见蓝绿色调的特殊性质,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说法的可靠性。



“和氏璧”是“传国玉玺”吗?


这可能是最大的疑惑了!玉璧作为一种礼器,大多都是较薄的圆盘形,中间还有孔。而玉玺方方正正,根本没有改变的操作性!

实际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下令雕刻过一枚玉玺。但有确切的文献记载,此玺是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国玉玺”。而这与“和氏璧”拉长石的矿石属性完全不同,说明这两件玉器确实不是同一玉料雕琢而成。



“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这种说法最早是来自《太平广记》。这是一部宋代的文言小说,就像“三国演义”一样,其故事性远远大于纪实性。不过小说通俗易懂,便于百姓口耳相传,久而久之便人云亦云,信以为真了。



“和氏璧”最终去了哪里?


这是一个非常两难的问题,如果按文字记载,那就是一本中华民族的编年史。卞和献玉,完璧归赵,传国玉玺,投河平波,神人送还,子婴献刘邦,太后扔王莽……随后的两千多年,这件神器都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态,出现在历史的各个阶段。

可我们也看到了,从战国到秦,这件至宝其实早已是下落不明。后续所记载的兜兜转转、失而复得,可能也不过是帝王“假祥瑞以托天命”的一种手段罢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和氏璧”这般推崇?


民族性格!


我们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倔强,那就是追求真理,守护正义,即使身心俱灭仍九死未悔!

“卞和献玉”之时,残身泪血而哭:“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即使肉身俱毁,仍要为宝玉正名,为志士鸣冤,终使至宝得见天日、闻名于世!

“完璧归赵”之日,赵弱秦强,蔺相如仍能孤身于秦国朝堂之上瞋目而呼:“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终使横秦霸而不得、完璧而回!



“宝玉面世,吾愿足矣!”正是这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犟人”,在冥冥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塑造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性格和价值观。

所以“和氏璧”代表的不只是朝代更迭、兴衰荣辱,更是天道传承、正气永存!这才是它成为宝物甚至神物所寄托的真正含义!



今日所讲不过一家之言,如果能引起各位朋友的思考便是善莫大焉,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翡翠手镯怎么挑选好的

鸡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