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日本文化探索】揭秘日本扇子的四大用途

04-26

【日本文化探索】揭秘日本扇子的四大用途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一把扇子,在往昔的中国人看来,不过是家庭中消夏纳凉的日常用品之一。但是,在日本人看来,那可就了不得了。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樋口清之在《日本风俗之谜》(大和书房,2011年12月第一版)中说,扇子在日本人看来至少有四个功能:第一,具有送风机的功能;第二,具有招神的功能;第三,具有作为护身武器的功能;第四,具有在礼仪上向对方表示恭顺的功能。看到这里,我也不知道日本人为什么今天用空调而弃扇子了。

还好,日本学者承认扇子来自中国。但是,来自中国的纸扇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个时代也不讲究“知识产权”、“专利权”,日本九州地区的人民很快地仿造出来,以至于今天日本都将扇子称为是“九州特产”。

或许是觉得称为“九州特产”,还是容易与“中国产”混淆,因为古代中国的别名之一就是“九州”,好像是“贴牌”生产的,日本人进一步改进,在扇子的末端展开处使用桧木薄片,在绢制的扇面上洒散金银箔,然后将其称为“桧扇”,后来觉得这种称呼过于强调材质了,显示不出民族的创造性,就又改名为“和扇”了。有时候,我会觉得日本人糟蹋了这个“和”字的。

进入平安时代以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在日本社会唱起了“主旋律”。他们把竹子当做扇骨,再贴上带有绘画的纸,推出了“纸扇”。有意思的是,日本人并没有孤芳自赏,只搞“内循环”,而是借此机会向中国“逆向出口”,生产基地也从九州地区转到京都地区。据史书记载,这个“外循环”开始搞得还是不错的,中国也真的大量进口日本的纸扇。但是,好景不长,到了足利时代末期,中国人发现大量购买日本纸扇不能当饭吃的,就开始渐渐地减少日本纸扇的进口量,导致日本纸扇出现“产能过剩”。怎么办?美国人今天用的方法,日本人当年就使用了。倭寇登陆中国沿海地区,强行让中国商人、百姓购买日本纸扇,以至于中国大明的官兵还把从倭寇手中得到的纸扇作为“战利品”。今天,听起这段历史,感觉有点像笑话。

不过,中国人化解压力的能力也不是一般的。既然不得不从日本人手里购买扇子,那就硬着头皮买下来,买下来后再一转手,又卖给欧洲人了,从此一个接近中国“扇”的发音的新的英文名字——“fan”诞生了。也就是说,这种“转手贸易”导致了一个“扇子文化”的流向——从日本到中国,再从中国到欧洲。中国不仅赚了一个扇子的差价,还成为“东西方扇文化”的重要“中转地”。

日本人研究中国的“扇”字,注意到《说文解字》中称“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但他们认为自己很好地传承了这个字的本意,在神社表演“猿乐能”的时候,一定要用“扇”;在阿国歌舞伎中,一定要用“扇”;在说“漫才”——相声的时候,一定要用“扇”;在做防身武器的时候,一定要用“扇”;在赠人礼物的时候,一定要用“扇”;在书法绘画中,也一定要用“扇”。反过来,他们说中国人后来把“扇”的本意引申为“扇耳光”的“扇”了,因此出现了许多“耳光达人”。如此文化解读,真的“很日本”。

写这篇漫笔的时候,我正在看《翁同龢日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1月第一版),里面不但有“皇太后赏油纸扇一柄”的记述,更有“写折扇”、“写扇”、“写扇赠许楚卿”等等记述。这些,估计日本学者是没有看到的。(2024年4月26日写于千叶“丰乐斋”)




巴西龟白眼病怎么治最快最有效

核雕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