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短身鱼是否具有观赏价值?

08-04

短身鱼是否具有观赏价值?

基因变异一直以来就是观赏鱼繁殖非常重要的立基,透过人工纯化使得许多另人惊艳的表现得以存续。相信读者应该都曾被水族中那些身躯短短、体态圆满的鱼种所吸引,只要进到水族馆,就不时会听到:

“哇!这只鱼圆嘟嘟的好Q好可爱唷!”

“ 这只鱼身体短短的好特别唷!”

这类型态特殊的鱼种似乎引起了玩家的青睐与市场的热潮。这一期就来谈谈观赏鱼中非常非常特别的基因表现 一 短身。

男女老少都喜爱的红球

原来就是短身表现

认识短身

长久以来,短身(Short Body)表现一直存在于观赏鱼界中,它让许多鱼种呈现出一种圆润饱满、可爱逗趣的喜感,Q版的模样十分受到消费者青睐。所谓“短身”顾名思义就是体长较正常者为短(若整体体态圆润则又被称为圆身或圆球),看起来就像是身体被压缩的感觉,整体比例短缩约1/3~1/2,已知它是一种脊椎产生变异的外在表现。

由于脊椎的变形,使得这些短身鱼类身形不再流线利落,在游泳能力上较一般鱼弱;同时体内脏器在发育的过程中,会因空间有限受到压迫进而影响健康。从物竞天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畸型体态非常不利于竞争,在野外境难以顺利存活。也因此只能在人工环境下看到这类短身鱼种。

短身龙鱼又称QQ龙,

就像只五脏俱全的Q版龙鱼

读者一定纳闷,究竟短身是如何被开发出来的呢?

虽然有一说是水温,但只要好好检视会发现,高水温的确会造成鱼类因维生素C被破坏而使得脊椎产生S状变形导致身体变短,然而有学者研究指出,这类因水温造成的畸形只要蓄养于正常水温下,并改善其营养上的摄取,脊椎变形的情况会改善,轻者甚至恢复正常。同时这类因高水温产生不规则S状变形的鱼种,外观上看起来不像我们所熟知的短身鱼类那样有压缩的感觉,反而是身体呈现凹折感,更重要的是这类变形无法遗传。

图为圆身孔雀鲷

其实,短身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形状表现。这点从李凱彬等人(2011)的研究可证实。他们发现剑尾鱼中有一种体型变异,主要表现为体长短,形似侏儒,有明显的生长延迟现象,故称之为侏儒突变。

经实验发现,突变个体可以繁殖,突变性状也可遗传子代,且与脊椎的发育关系密切,与营养、环境因素等引起的骨骼异常明显不同。

企鹅灯不仅名字可爱,

连身形也走起可爱风

我们都知道,遗传是鱼种改良最重要的关键。据业者表示,目前市场上这些短身鱼种多是透过育种筛选而来,但每一胎的个体表现并非一致,必须从中挑选出具卖相的表现,所以数量上并不多。而造成短身的变异,主要就是过度近亲繁殖导致种群基因弱化产生突变,至于出现短身几率,以世代越短的鱼种出现的频率越高,如球鱼。

短身花罗汉

鱼类骨骼

鱼类的骨骼系统由中胚层(Mesoderm)及神经(Neuralcrest)细胞所建构而成。经由间叶细胞(Mesenchymal cells)分化成原始造骨母细胞,再依序分化成造骨细胞后分泌类骨质(Osteoid),进行矿物化来完成骨骼的生合成。在整个骨骼发育过程可分为软骨内骨化(Endochondrous Ossification)及膜内骨化(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其中脊椎骨便是由软骨类骨化(此骨骼组织发育,藉以取代透明软骨的过程。)所生成。

已知骨骼是之撑脊椎动物身形的重要结构。就鱼类来说,骨骼可分为轴骨骼(Axial skeleton)(有头骨、肋骨及脊推骨组成)及肢骨骼(Appendicular skeleton)(带骨与支鳍骨)两大部分,与其他脊推动物相似,主要功能皆在于支持身体、保护柔软器官以及配合肌肉产生各种形状的动作。

从鱼体骨骆结构来看,脊推为最主要的骨骼结构,其长度对于鱼的体长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不需解剖也可了解到短身鱼类的脊权长度必较一般正常个体短。

少见的短身红尾鸭嘴,体态的改变视乎对鲶鱼类的习性并无太大影响

侏儒症

以人类来说,骨头生成时若软骨内骨化产生变异将导致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影响长骨,就是所谓的侏儒症(Dwarfism)。侏儒症指的正是一直造成骨骼发育异常的遗传性变异,描述人、动物或植物的体型极端矮小且比例不相称的表现。

一般来说,鱼类骨骼的发育异常多见于头部、附肢和中轴骨骼等不同位置,其中尤以中轴骨骼一脊椎的畸形较为多见,比如脊椎前弯、驼背和脊椎侧凸等。对于鱼类来说脊椎是相当重要的代表结构之一,用于支援身体和保护脊髓等重要器官,对于生长、繁殖乃至存活都有极大的作用,因此脊推发育异常将对鱼体的影响非常明显。

短身大花恐龙就是可爱

目前并没有太多鱼类侏儒症的相关研究。但已有研究指出,若软骨细胞无法合成蛋白多醣基因将导致骨骼发育异常;Wiweger 等人(2011)分析了5种与斑马鱼骨骼变异相关的蛋白多醣基因(dak ext2、pic slc35b2、kny gpc4、hi307 b3gat3及hi954 uxs1),指出若缺乏这些基因将导致斑马鱼体长如同侏儒般变短。

短身红目似乎比正常个体更为抢手

短身的变异

虽然短身鱼类身型较短,但其骨骼结构其实与正常个个体并无两样,根据上述知道主要差别就在于脊椎的改变。对此,过去曾有许多说法,如S状弯曲、脊椎节数短少等都曾被指为是造成短身的因子。而过度的S状弯曲通常也伴随着弯曲的体型,如高水温引发的秘雕鱼;另外脊椎节数短少的个体,其成因与侏儒症较为不同,尾部会因缺乏支撑导致凹折,游动力差。这些因素似乎都是造成观赏鱼短身(圆身)的成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从李凱彬等人(2011)的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研究中发现造成侏儒症脊椎变短的原因。据其研究发现指出正常体型的剑尾鱼脊椎长度远大于侏儒剑尾鱼,但就统计来说,两种剑尾鱼的脊椎骨总数都在26~29枚之间,其中躯椎约为15枚,两者数量上无明显差异。

同时研究更深入指出侏儒剑尾鱼脊椎系统呈扁平状发育,纵向生长明显受阻,发现椎体存在严重的发育异常,部分背肋、髓棘、脉棘发生畸形;不论是躯椎还是尾椎,其椎体长度都比正常鱼短,而肋骨、髓棘、脉棘等排列相当紧密。做为组成脊柱的基本单位,椎体发育的缺陷导致脊柱变短,是剑尾鱼体型异常发育的主要原因。

短身脊椎变异示意图

从李的研究可看出,剑尾鱼的体长变化非关脊椎骨数量的减少,反而与椎体的异常发育有关。实验发现,短身性状虽然可遗传,但子代的短身表现会受基因突变的椎体发育程度不同,表现在个体间的椎体长度便有所差异,也使得子代间体长呈现连续性分布。也就是说每只短身鱼种的长度并不一致,此结果恰好印证了每一胎短身鱼种需经过筛选的业界模式。

若你仔细观察过坊间所贩售的短身鱼种,必定会发现同一批鱼种体长却不一样。同时更发现短身基因就如同白子变异那样为一种显隐性遗传。但不同的是,短身鱼的子代中大致上会出现3种类型,正常型、短身型及中间型。所谓中间型就是体长不如正常个体长,却也没有短身那般的短。

基因型示意:正常型=AA;短身型=aa;中间型=Aa

假设亲代公鱼为正常个体,基因型“AA”;母鱼为短身型,基因型“aa”

两者所产下的第一子代(F1)理论上应为中间型,基因型“Aa”

再将F1自交,则F2会出现正常型、短身型及中间型三种基因结合

而直接以短身型(aa)互交,所产下的子代基因型理论上绝对都是短身型(aa)。然而根据李凯彬等人(2011)的剑尾鱼实验发现,雌雄皆为短身型表现并无任何产子的结果。

此情况原该是受限于卵胎生鳉鱼必须经由交尾器受精之故,所以繁殖场大多采带短身基因的正常公配短身母;若是一般开放式产卵的鱼种应较不受短身的限制。不过可确定的是,短身型的产量必定较少。

作者说

站在人道立场上,不应该利用这类短身(圆身)畸形鱼种获利。在资深观赏鱼玩家眼中,短身鱼种本就是该淘汰的畸形个体,它的出现是种警讯,意味着现有种群需要导入新的血缘,好避免过度近亲交配。然而低迷的市场景气,加上求新求变的行销手法,这些短身鱼种便因外观够Q够萌,吸引消费者争相购买,使得这种在生物学上所谓的畸形鱼在水族市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销售数字,观赏鱼市场也因此开辟出一条新路线。

短身红白剑看起来更为精悍

少见的圆球燕子美人

荷兰凤凰是被改良最彻底的鱼种之一,图为黄金圆球凤凰

圆身珍珠马甲的特殊体态增添了些许趣味

爱信水族 说 | 不一样的审美光造就了市场的多样性,其实也让人反思。

文章转载于网络

五红田园犬白色

博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