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茶叶制作历史的演变(1)

09-17

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茶叶制作历史的演变(1)

茶叶从被发现那一刻开始,经历了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发展到多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

茶叶一路走来,经历了复杂的变革。

茶树的品种、鲜叶原料,以及加工条件、方法,影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

茶树鲜叶采食

茶叶在中国被发现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陆羽于《茶经》中有写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有传说神农尝百草的时候,草吃多了难免会吃到毒草,中毒之后神农正是吃了这“荼”才得以解毒。

所以茶叶最初的利用是直接采摘食用。

由煮食到晒干收藏

许是直接吃茶叶的滋味不太好我们的祖先们后来直接把茶叶加葱姜加橙皮各种调味料往里扔把茶煮成一大锅汤粥。

那滋味想想就很酸爽,由此看来茶早先是作为饮食存在。

如陆羽所说:茶饮食兼具 不是单纯的饮品。

甚至到了唐代这种吃茗粥的习惯依然存在。

由蒸青团茶到龙凤团茶

但三国时期的魏国已经开始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

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或晒干或烘干,这应该算制茶工艺的萌芽了吧。

鲜叶直接加工成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就是把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

但是苦涩味仍旧浓郁于是咱们智慧的劳动人民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

这样茶叶的苦涩味就降低了。

唐至宋期间贡茶兴起,朝廷为此专设贡茶院。

专派官员研究制茶技术,茶叶的生产技术由此不断革新。

唐代蒸青作饼技术已经逐渐完善,到了宋朝茶叶发展加快出现了研膏茶、蜡面茶。

并在团茶上印有龙凤之类的图案,称为龙凤团茶。

赵汝励在《北苑别录》中记录到龙凤团茶的加工有:

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六道工序

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蒸青团茶的加工中,水浸和榨汁的做法,使茶叶损失太多内含成分。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且加工过程耗时耗工。

渐渐的采取蒸青后采用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

蒸青团茶变成了蒸青散茶。

可以说散茶的制作,消除了团饼茶加工的致命弱点,既保持了茶的香味,同时出现了对散茶品质的评审方法和要求。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从蒸青到炒青

虽然在蒸青散茶中,茶叶的香味得到更好的保存。

但蒸青对茶叶的香味保存依旧不够浓郁,于是乎出现了炒青技术,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

经唐、宋、元的进一步发展,炒青逐渐增多,其大体制法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

与今天的炒青绿茶制法十分相似,这样一个中国古代制茶工艺发展中的最大变革

经历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才得以完成。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讲好中国文化##茶#

博美犬好养吗?优缺点有哪些

翡翠珠子怎么辨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