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山东文化脉络中的李苦禅绘画艺术探索

07-18

山东文化脉络中的李苦禅绘画艺术探索


研究地理环境对艺术家风格的影响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根据地域区分作品风格在如今的美术界并不是一件象征保守的行为,相反,能够正视地域性,汲取地方特色并以此找出风格定位,是艺术家艺途中的一种选择道路。在艺术创作中,我们不能忽视地域性对于风格的影响,也要从全方面的角度去看待艺术中的地域性特征。



书画家

- 简介 -


张娜,字青筠。1994年生,本硕就读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现为职业画家。


《面趣》获得优秀毕业作品并留校收藏。

《莲花童子像》《忆春·洪楼》被山东大学收藏;

山东省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

山东省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学生组一等奖;

《面趣》入选“大美齐鲁·山东青年美术作品晋京展”;

《山东气质与李苦禅绘画风格的形成》入选李苦禅研究专题。

《淡到无言自可人》在“牡丹真国色 花开满菏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面趣》



山东文化气质影响下的

李苦禅绘画语言与审美选择

文/ 张娜


中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文化沟通也相对闭塞,因此自古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20世纪以前的这些文化体系使得中国的文化多样性非常明显。艺术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的多样性也受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比如李苦禅的老师齐白石,他在湖南住了五十年,他的思想性格主要是乡村环境塑造的,正是他儿时家乡的花鸟虫鱼和人文风俗传统,对他变法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齐白石画中浓郁的乡土情结,每一笔都是对家乡的热爱,他不随波逐流,在曲折的道路上对于艺术始终保持一颗真诚、质朴之心,尤其对家乡情怀的肯定以及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也影响了李苦禅。

从李苦禅的写意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溢余纸面的雄拙、浩然正气,这正是李苦禅精神气质的人格外化。从李苦禅独具一格的绘画语言中,我们体会到艺术家独特的精神品质。通过研究李苦禅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博大、激荡的精神气质是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他的每幅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中没有旧文人画中自怨自艾似的愤世嫉俗,只有光明磊落,坦荡的民族气节。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李苦禅的这种雄拙的艺术气质成就了他的大写意艺术。那李苦禅的艺术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环境是性格成长的客体条件,这种环境既包括地域环境还有人文环境,地域环境是产生文化环境的沃土,例如,不同特色的南北地理风貌逐渐孕育出的南北文化,也是由于南北文化的差异进而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南北画派。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赋予李苦禅的是气势磅礴的生命表现,李苦禅的艺术特征与其山东人的性格不无关系,也因为李苦禅内在的山东气质,影响了他今后艺术风格上的选择。


▲张娜《晨曦》


李苦禅出生于山东农村,他有着山东人的朴实、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的生活环境也对他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苦禅的父辈都是穷苦人出身,家风朴实善良,小时候的李苦禅就在田间地头看着父母种地插秧,习得了农民的纯真坚韧的性格。到了可以帮父母做农活的年纪以后,李苦禅就帮助家人分担一些体力活。庄稼人从小种田的本领,无形之中为李苦禅学习中国画的道路打下了基本功,李苦禅操笔的霸悍之气也间接地得益于此。新中国成立之前,农民地位很低,倘若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连吃饱穿暖都会成为问题,农民在世世代代的田间劳作之中,与恶劣的环境斗争,遂逐渐养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农村的艰苦环境使李苦禅形成了坚毅的性格,这也成为他艺术人生中的财富。我们不能因为出身论去否定艺术家的成就,这样庸俗的社会论调反而会遮蔽中国艺术的丰富性和民族性。山东是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不同艺术的表现语言并不会阻碍它们的交流与互相滋养,李苦禅的书画涵养也离不开武术与戏曲。虽然李苦禅家境清贫,没有相对开放的文化大环境,但是父母亲对于聪明的李苦禅的学习是鼓励的,他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加倍珍惜和努力。从小的勤奋和肯吃苦的精神对于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李苦禅在艺术苦旅中砥砺向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迎来艺术上的成功。

自立自强,这是本身相对封闭的农业文明易于生成的性格,全凭自己摸索,难免多走弯路,缺乏自强精神容易依靠他人。自强而又能充分利用外界条件,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最大。艺术需要灵感、想象、才能、还需要技巧训练,而技巧训练更需要持久的耐力。李苦禅高超的技巧,信手拈来的艺术创作能力与他平日的刻苦训练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创作主要不是出自于理性,而是出自于情感和意志。”

李苦禅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除了积极环境的潜移默化,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消极的环境影响,因为家境贫寒,李苦禅读书的学费是父母各处借来的。与他的家境不同,班级里的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富家子弟,李苦禅难免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也正是如此李苦禅更加发愤图强,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不违背自己的初衷,立志为彼时内忧外患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娜《菠萝》


李苦禅的写意花鸟是直接地表现出他的人生追求。李苦禅喜画鹰,希望借助鹰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向往和人格意识。他笔下,无论是蔬菜瓜果,丝瓜藤蔓,荷塘秋光还是古树虬枝,皆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浩然正气。他笔下的巨幅荷花,劲节竹林,松崖群鹰更是笔墨酣畅,充满雄浑博大的气象。“地域风俗和民族性格(包括宗教感情和种种区域性格色彩较浓的社会心理)历来是艺术灵感和艺术风格的土壤。”独具风格的区域文化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交融和传承,它孕育出相对应的民间艺术风格是顺应艺术发展规律的。“较之其他任何艺术,在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更为鲜明地感受到或隐或显、或浓或淡的从原始艺术继承下来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审美心理、图示语汇以及艺术标志。”民间艺术代表了广大的平民艺术思想,受到地域文化润泽下的民间艺术作品能够丰富艺术家的创作语言。

李苦禅自幼时便浸染于山东的民间艺术,山东高唐地区的年画、剪纸与民间塑像都极其丰富。民间美术有其自身的写意性特色,例如,不求形似,多夸张局部等。少时的李苦禅曾被家乡彩塑生动的色彩,夸张的形象深深吸引,民间艺术的单纯和质朴的表现风格也无形中影响着李苦禅的艺术创作。李苦禅在晚年的时候还向亲人们感叹,“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皆出自于画工之手,西方的毕加索来了见到也是要赞叹的。”正是因为李苦禅幼时有这样的民间文化环境,才没有过多的被压制创造力。也是因为李苦禅有着山东人的顽强的精神品格,他在艺术创作中才能坚持自我,不被外部客观的力量所束缚。李苦禅的作品因其来源民间,所以才有勃勃的生命力,艺术的自发性和淳朴的魅力。李苦禅的绘画源于民间,在特定地域文化滋养中生生不息,形成了如今的风貌。他有着作为优秀艺术家的本能和直觉,将质朴的审美意识与高度发达、严整的文人艺术结合,创作出有意识独具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语言,从而在当代艺术史上树立了富于个性的图式典范,值得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张娜《竹影清风》


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战乱会激发出人强烈的民族情感,因个人心理结构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语言也不尽相同,八大山人的冷逸精简的笔墨和白眼看世界的动物形象,周思聪的《旷工图》借用解构人体后的支离破碎,暗淡的色调和痛苦扭曲的人物形象。面对国难内心愤懑,借绘画语言直抒胸臆是艺术家的一种发泄情感的方式。郎绍君曾说过“忧和乐是艺术呈现的两种方式。”李苦禅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后一种方式。豁达入世的人生价值取向造就了其乐观向上的艺术趣味选择。他用艺术表达自己对于家乡和土地的热爱。画面中的一花一树都澄澈而明净,倔强而质朴的山东人的性格在这种审美选择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苦难时没有丝毫的自怨自艾,这像极了一个山东农民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入世和中庸豁达的儒家精神外化为李苦禅笔下苍劲的雄鹰和舒卷洒落的莲叶,挺拔而自信的面对世事与纷争。

写意精神是中国儒道精神的延伸,不论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都追求个人内心品德的修养。李苦禅从山东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这种文化积淀在其各个阶段的艺术实践中持续发酵,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面目的绘画风格。李苦禅绘画探索呈现出的稚拙的用笔,精练的艺术形象,积极入世的创作观,都体现了齐鲁文化的正大气象。这是其成长环境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环境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作品背后最为坚实的人文支撑和精神内核。



作品

- 欣赏 -


▲《旧园》



▲《向阳花》



▲《兔》



▲《春视》



▲《迎春》



▲《散粉成初蝶》



▲《牡丹蝴蝶》



▲《牡丹》



▲《争春》



▲《偏宜瑞脑香》



▲《竹石图》



▲《红果》



▲《临恽寿平花卉》



▲《金龙》



▲《花开富贵》



▲《兰花》

玉怎么看真假?

兰亭序全文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