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揭秘黄金十年养生秘诀:如何做好这四点来惜命?

08-31

揭秘黄金十年养生秘诀:如何做好这四点来惜命?

作者:深海·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凡事,不必纠结,不必计较,一切顺其自然。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其余的其余,上天自有它的安排。”

人生短暂,仅此一次,把自己照顾好,才是最值得的事。

行至晚年,历经世事沧桑后才渐渐明白:身上无病,心上无事,眼里无怨,就是后半生最高级的炫富。

60岁到70岁这十年,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睡觉、锻炼,而是坚持这4件事。

01

低配生活,克制自己的欲望

一位作家曾提问大学教授:“什么是理想的生活?”

教授的回答,令他幡然醒悟:

“到了某个年纪你自然就会顿悟,身外之物根本没那么重要。低配人生才是最踏实、最稳定的。”

一个人真正的富有,并不在于累积了多少物质或财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是知名的大语言学家,却常年住在破败不堪的小洋楼里,五口人住两间半房子,后来一家人搬进了公寓,面积也很小。

周先生曾写《新陋室铭》自嘲: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虽然居住环境差,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知足常乐,彼此温暖,日子也过得无比幸福。

生活中,周有光先生的饮食起居也十分简单。

饮食上他吃得很清淡,从不吃油腻的肥肉,主要以牛奶、鸡蛋、青菜和豆腐为主。

平日里,周有光先生也几乎没有娱乐活动,每天按时早起后,他会出门在景山公园散散步锻炼身体,再回家看书、工作。

比起物质上的欲望,周老先生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提升自身的内涵和修养上。

低配生活、高配灵魂的生活态度,使得周老先生的内心十分富足,也是他活到112岁高寿的关键所在。

经历得越多越明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唯有驾驭内心的欲求,在物质上追求简约,内心保持平和与从容,才能真正体悟生命的真谛,让身体和心灵都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很喜欢杨绛的一句话:“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生的本质其实极为朴素,不过是一日三餐能够温饱,夜晚可以安眠于一床之宽,其余种种皆是浮华与冗余。

在未来的日子里,该看开的看开,该放下的放下,让心灵解脱重负,方能心无挂碍,活得自在从容。

02

拒绝内耗,远离消耗你的人和事

北大心理学教授毛利华,曾发表过一场关于身心健康的演讲。

教授指出,提到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人都明白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日常饮食的重要性,却忽略了“社交”的作用。

而实际上,社交质量对一个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影响都是巨大的。

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仅能在生活中互相增添乐趣,也能为彼此提供高能量的情绪价值。

管理健康的最好方式,是远离低质量的圈子。

莫言有一次请友人吃饭,餐后他看到还有一些剩余的烤鸭,出于珍惜粮食的本能,便继续享用。

却被友人偷偷议论:小家子气,请客还必须吃回本。莫言感到颇为尴尬与不自在。

不久后,莫言再次请客,他特意吃得文雅而缓慢,然而,却意外引来朋友们的另一番戏谑,嘲笑他故作姿态、假装斯文。

莫言这才明白,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他人的议论与评判。

于是他下定决心远离这帮朋友,把时间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生活也变得更加舒坦自在。

生活中,面对三观不同的人,我们所有的解释都只是浪费口舌、自我消耗,时间长了,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

与其消耗精力,不如主动筛选,择诚而处,择善而交。

正如查理·芒格曾说过:

“总有一天,你会非常倒霉地和一头猪掉入泥潭,你能做的就是赶紧上岸,而不是在泥潭里跟猪打架。”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负能量的空间中,为周遭眼光所累,为外界非议所役,只会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只有及时抽身,靠近滋养我们的人,才能重拾信心与力量,活出另一种精彩人生。

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聊聊天、下下棋,晨运养身、喝茶养性。

轻松愉悦的社交关系,如同甘霖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身体也会如沐春风,随之保持健康的状态。

纪伯伦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

人老了,一定要远离消耗自己的人和事,把精力和付出留给值得的人,彼此扶持,互相滋养,才能身心康泰、情绪安宁。

03

专注自己,不过多操心子女

冯唐曾在《有本事》一书中写道:

“我和我老妈不能同处一个屋檐下,我和她在两个相邻的小区,相隔八百米。

如果有事,我能马上飞奔过去;如果没事,一碗热汤面端过去,到她门口不会凉。”

诚然,父母子女之间,最恰当的相处方式便是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各自拥有独立的空间,又能相互牵挂,一碗热汤适时送达,既不过热烫手,也不至冷却无味,温度恰到好处,温情也恰如其分。

电视剧《婆婆来了》中,王传志迎娶了北京姑娘何琳,两人婚后生活很幸福,何琳偶尔跟婆婆见面一次,婆媳关系也还算融洽。

但王传志的母亲王美嫦,性格十分强势,她将老家几亩地全部卖掉,带着一家老小进城投奔儿子。

婆媳二人性格差异大,生活方式也完全不同,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就连夫妻二人小打小闹,王美嫦都要插手,甚至和儿媳扭打起来。

毫无边界感的婆婆,让何琳对这个家失望了一次又一次,最终小两口走到了离婚的结局。

与子女之间,保持距离才能让彼此都过得舒服,两代人强行搅合在一起,对双方都是负担。

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做马牛”。

作为父母,永远无法为孩子安排好一生,子女长大成人后,应学会适度放手,不要和子女走得太近。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会将孩子视为生活的全部,而是懂得为彼此保留一些空间,既有亲近感,也不失分寸感。

山河故人》中曾说:“每一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父母子女同行一场,是孩子成长的旅程,也是父母自我修炼的过程。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把握当下,过好属于自己的幸福晚年。

04

稳住心态,允许一切发生

很认同一句话:

“一个人最好的养生,不是早睡早起,更不是跑步健身,而是养情绪”。

心情不好,任凭护肤佳品再多,也难掩岁月的痕迹;纵有灵丹妙药在手,也难保身心之全然康健。

唯有妥善管理情绪,稳定心态,才能走向更加充实、愉悦的人生。

林清玄曾提到,一个朋友请自己题字,想挂在新房客厅,他思虑许久,题了“常想一二”四个字。

朋友不解,林清玄解释道: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除去那八九成不如意的事,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

想要追求幸福的人生,应当把注意力放在一二成的好事,才能时时感到庆幸,不会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

朋友听完非常高兴,连忙把“常想一二”挂在了客厅。

人生之路,十有八九布满荆棘与不如意,若一味沉溺于这些困扰,心灵将被束缚,常想一二,则事事如意。

央视一档节目,曾讲述过一位身患肿瘤老人的故事。

老人被告知生命仅剩月余,医生建议他回家做些想做的事情,老人想到了自己的收藏爱好,之前一直反对的家里人也不再阻拦。

他专注于研究藏品,每天的心情都十分愉悦,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身体状况竟奇迹般地有了改善,后来,老人在积极心态的支撑下,配合治疗,最终完全康复。

这位老人能够奇迹般得到治愈,正是源于他积极乐观的心态。

一项针对数千名百岁老人的中外研究,也表明:能够活到百岁的老人,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都比一般人高。

他们普遍认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

人生下半场,身体状态逐渐开始走下坡路,难免会产生消极的心态,但年龄大了,最重要的便是学会自处,调整好心态。

凡事,不必纠结,不必计较,一切顺其自然。

保持情绪稳定、允许一切发生,气定神闲地度过每一天,便是最好的晚年。

05

很喜欢杨绛的一句话: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除了健康,什么都不是你的。

少生气,少计较,多开心,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

即便世事纷扰,三千烦恼缠身,我们依旧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释然一切,笑对人生,才是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保养好身体,收拾好心情,活出乐观的心境,将未来的每一天都过得丰满而充盈。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深海,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钓椅哪个牌子质量好

工笔人物画100精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