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寿山石以其“石质晶莹,美若宝玉,硬度适中,易于奏刀”的优势,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寿山石雕,让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以及庶民百姓爱不释手,人们对于寿山石文化也产生了特殊的钟爱和情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寿山石雕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受到众多收藏家和玉石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传统的寿山石雕迎来了新一轮的复苏。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在过热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很多隐患,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寿山石雕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寿山石雕 现代发展 热潮 困境
寿山石雕,作为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之一,因其石材名贵,色彩丰富、质地细腻温润的特点,加之以精湛雕刻的工艺而闻名于世。寿山石雕的雕刻工艺十分考究,重视相石和刀法的运用,遵循“依石造型,因材施艺,以工配石、运刀如笔”的创作原则,同时汲取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精髓,配合雕刻者个人创作风格,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 寿山石雕发展热潮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在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冲击下,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濒危”、“冷落”、“弱势”、“淘汰”、“抢救”等字眼,然而对于寿山石,这些字眼显然并不适用,人们对于寿山石雕讨论更多的是“炒作”、“升值”或者是否“过热”的问题。
在寿山石雕独占鳌头、一枝独秀的背后,存在着诸多推动因素。首先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进而对艺术审美和文化层次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寿山石雕无疑成为时代宠儿。其次是由于寿山石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经过多年开采,已出现了资源不足,这就激发了人们对寿山石和寿山石雕的关注和投资。当前,寿山石雕价格一路攀升,很多收藏家和投资者都愿意花大价钱来买寿山石雕,这也造成了寿山石雕越炒价越高,价越高越炒的奇特现象。
寿山石及石雕价格的一路高歌猛飞,使这个古老的行业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从业人员不断涌入,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资源的粗放型开采、从业人员文化视野的局限以及行业管理混乱的问题,也让寿山石雕一度陷入了茫然和困惑,在一路高歌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思考寿山石雕到底该何去何从。
二、寿山石雕发展困境
1、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看,由于寿山石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必须保护性地进行科学和有计划的开采。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市场价格的诱导,寿山村民们疯狂采石,这种粗放型的开采不仅造成石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破坏了当地环境。
2、从经济投资来看,寿山石雕价格虚高也造成了工艺品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长期以来,寿山石雕并未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交易,只限制在圈内交易,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雅贿和投机的需求,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目前的状况是有价无市。
3、从雕刻工艺来看,传统的寿山石雕极为强调“相石”,对每一块石头都要进行因石而异的创作,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寿山石雕工艺品在玉石市场上十分紧俏,于是造成了人们急功近利,不愿静下心来做工夫,却把太多的精力用在包装和炒作上。此外,从业人员的扩大使得雕刻工艺很难保证,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石头,想怎么刻就怎么刻,这都会造成石雕工艺水准下降。
4、从文化传承来看,寿山石作为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古人的创作高度令人敬仰,所谓古兽未见重相,人物各自风流,皆不乏形、意、气、韵之佳作。然而当前文化断层,寿山石雕的雕刻题材大多还停留在古代民俗范畴的层面上,对于时代气息和审美变化的捕捉显得有些迟钝。加之经济利益驱使,无论石商还是雕刻艺人,都以市场为导向并沉醉于居高不下的价格之中,久而久之,作品技艺虽精到,文化品位却日渐浮夸,与寿山石雕艺术本质愈行愈远。
5、从人员素质来看,目前,福州市已形成一个集开采、加工、设计创意、收藏、文化研究于一体的寿山石文化产业体系,从业人员达数十万之众,然而从业者尤其是雕刻者却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 创作心态很多也是急功近利,不求技艺上的精进,很多不是艺术家,而是好的包装家和炒作家。
6、从行业监管来看,相关玉石协会或商会、研究会缺少管理职能,国家在法律层面的制度也不完善,寿山石市场中存在着以假乱真的现象,如一些人对石头刻意染色从而鱼目混珠,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寿山石雕的市场信誉。另外,在市场建设过程中,缺乏通盘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寿山石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
寿山石已然价值回归,然而对于整个行业,更亟须的是文化回归。从业艺人,在继承传统之余,更要摆正心态,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从业石商,在把握市场和消费倾向之余,更要以文化为导向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因为艺术品行业毕竟需要一定的文化作支撑;从业收藏家,在品石赏石之余,更要弘扬美石文化和传统,让寿山石雕能够更健康、更茁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