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制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过程。而寿山石的雕刻表现手法诸多,它凝结着世代相传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基因,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中的艺术美。
其中最具“雅致”的表现手法唯属薄意。
薄意从晚清到当代,历时不逾百余年。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理画”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也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少有的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的雕刻技艺。
寿山石的表面难免会有些砂格、裂痕和其他杂质的出现,若不加以修饰,势必影响原石的极品。而薄意就极好的保存了寿山石的自然之美,利用石之色、纹、避剔砂格,巧化裂痕,取美弃疵,悉心构排,化腐朽为神奇,唤出彩色石的生命与灵魂,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尽显超越之美。
薄意雕刻技法的源头,要追溯到明朝后期寿山石雕的“阴刻”技法,以及清代“高浮雕、浅浮雕”技法。
清康熙、乾隆年间,宫廷御工杨玉璇、周尚均二人,在石章印台四周浅浮雕绵褥纹和边纹,或饰以浅浮雕图案。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鼻祖潘玉茂,在继承周尚均遗法上,结合“阴刻”技法,奠定了薄意的基本体系。直至清末,西门派石雕艺人林清卿将中国画艺术精髓,以刀代笔,融于方寸之间,将薄意发展成为丰富的雕刻手法和表现题材,成为寿山石雕刻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回眸展望林清卿无疑是艺坛上的传奇人物,开创了薄意的新风尚,使其成为无数同道中人追摹的典范。继林清卿之后,唯属它的“私淑”弟子中,王雷霆的薄意最为知名。继承了林清卿“石画”衣钵,善于利用色泽纹理,常常将浮雕、薄意并用,使其收到妙取天然、引人入胜的效果,甚是有趣。
与王雷霆同时期的,一代薄意巨擘郭懋介,算是“大器晚成”。最初于东门派学艺,后放下雕刀近40年,直至晚年才重操旧业,被誉为当代寿山石雕刻艺术标杆式人物。他在薄意技法中,尤其是在石皮上的运用堪称一流,达到了少有人能够企及的高度,开创出独一无二的石卿风格。并且通过自身岁月的沉淀,总结出了薄意“借色法”的理论体系,为雕刻界带来巨大影响力。
就像著名的书画金石家潘主兰所言:“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
时至今日,薄意正被推向一个新时代,在历史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石雕艺人延续着艺术生命,不断地在创作摸索。岁月的积累和感悟,所刻画出的神韵非比寻常。作品既是他们的心血,也是他们的骨肉。令时代与传统相交辉映,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薄意佳品赏析】
【薄意佳品历年拍卖信息】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