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
六安瓜片又叫“齐山云雾”,由单叶组成,不合芽头和茶梗。它的外形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摊,如颗颗瓜子,特点是色、香、味、形都在这一片瓜子形的叶子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卖至白银一两。”1856年,慈禧生下同治皇帝以后,身价备涨,受到咸丰帝每月给14两“六安瓜片”的待遇;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竟有80多处提及“六安瓜片”,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197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
千百年来,这一片片小小的绿叶,承载着历史的风月,触摸着民族的哀荣一直走到今天,它能向我们讲述什么?每个品过六安瓜片的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六安瓜片的千年茶香会征服每一个品茶的人。现代最有名望的中国茶叶专家陈橼、王泽农在他们所著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国名茶及其生产特性》书中,对“六安瓜片”评价极高,称之为历史传统著名绿茶。1992年,王泽农在品赏完六安瓜片后,欣笔写下《满庭芳二阕》:“更喜齐山密林,巍崖下,婉转溪流,得天厚,六安瓜片,甘香润吻喉”,来赞咏“六安瓜片”。
七碗清风出六安
六安产茶。可追溯至秦汉。有文字可考始于唐。唐代《茶经》中,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诗仙诗云: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据考,诗中的齐山就是今天六安市金寨县境内的齐头山。唐以后,对六安产茶的记载渐次增多。春秋战国时期,六安地处吴、楚之闻。宋朝叶清臣所著《煮茶泉品》中说:“吴楚山谷之间,气清地灵,草木颖挺。多孕茶。”明代晋降撰写的《考盘全事》一书中,将“天池”、“阳羡”、“六安”、“虎丘”、“龙井”、“天目”列为当时全国六大佳品。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中写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同时代茶学名家许次纾也对六安茶推崇备至,“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的金玉之言,就出自这位茶学名家之口。
六安茶的种类繁多:毛峰、翠眉、银毫、黄芽、兰花……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瓜片。
揽胜齐头山
六安瓜片主产于六安市的金寨县齐头山一带。齐头山属大别山支脉,海拔804米,顶方四平,故名齐头山。这里所产的片茶为“六安瓜片”之极品。
要登上齐头山,须从一处狭窄的山道口进入,山道两边,崖峰削立。直指云天。这里的岩石大多呈鲜活的红色,崖上有山洞,当地的老百姓告诉我,说山里石洞众多,如白云洞、雷公洞、蝙蝠洞、观音岩、童子洞、魁子岩等,要寻六安瓜片,就必须得进蝙蝠洞,因为此处所产的瓜片乃“仙茶”,究其原因,乃是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蝙蝠的生息使这里的土壤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饮此处之茶,最能养生。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以后,体自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80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茗,所以能扶童振枯,扶人寿也。《六安县志》里记载了齐头山蝙蝠洞茶的一些情况:“在齐头山,峭壁数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数韫,境极幽雅,产仙茶数株,香味异常,口味最美,商人争购之。”
求“壮”不求“嫩”
六安瓜片又名“开口香”,香味浓郁。主要原因与它独特的生长环境有关。齐头山山体为花岗岩构成,其土壤类型丰富,黄棕壤分布较广,这里的茶叶多生长在沙质壤土(乌沙土)中,这种土主要是由各种岩石风化而成,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富含有机质。
齐头山高山环抱,云雾缭绕,竹木成林,有着天然的自然植被。使茶叶完全在纯天然的条件下生长。这里春秋气温凉爽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空气湿度大,茶树生长快,持嫩性强。齐头山一带的茶园大都建在山坡上,茶果竹木相间,花木丛生,漫射光充足,有利于茶叶天然品质的形成。加之茶园远离城镇,不会受到现代工业“三废”的污染,园内多种植物共生,茶叶病虫害少,当地茶农有给茶叶施有机肥的传统,茶叶中重金属含量低,是名副其实的天然饮品,符合当今茶叶无公害消费的潮流。另外,六安瓜片在采摘上求“壮”而不是求“嫩”。它取自茶叶嫩梢茁壮叶片,即对尖2~3叶和1芽2~3叶,是以壮叶片做茶的。且六安瓜片的采摘一般在谷雨之后,此时,叶片生长基本成熟,内含物十分丰富,成茶香气高,这也是六安瓜片为什么被称为“开口香”的原因。
万物有灵,瓜片亦然
在六安乃至齐头山一带,有关瓜片的传说有许多。
相传齐山有个农民姓胡名林,为雇主采制茶叶。一天采茶时,忽然看见石壁上有几株奇异的茶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芽叶上密布一层白色茸毛,银光闪闪。胡林精于制茶之道,知道眼前的茶树是极为难得的名贵品种。于是,随即采下鲜叶,精心炒制成茶,带在身上。下山回家时,由于赶路太累,便走进路旁的一家茶馆歇脚,将自己随身所带的山茶拿出来冲泡,开水一注入,只见茶杯中浮起一层白雾,恰似朵朵祥云飘动,又像金色莲花盛开。异香满屋,经久不散,举座皆惊,异口同声赞曰:“好茶!好香的茶!”后来,胡林又回到山中寻找那茶,可再也找不到了。于是当地人认为这是“神茶”,不可复得。这个故事流传若干年后,有人在齐头山蝙蝠洞发现了几株茶树,当地人说茶树是蝙蝠衔子所生。这几株茶树与胡林当时的描述的茶树一模一样,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称其为“神茶”。据说。六安瓜片就是神茶繁衍而来的。
另一种说法则是,齐云山脚下的一个李姓茶姑身背挎篮来到蝙蝠洞边,几棵从未见过的厚笃笃茶株令她兴奋不已,就在其中的一株上采摘起来。采着采着,让她惊奇的现象出现了,茶姑发现这株茶采了左边右边长,采了右边左边长,边采边长,无有止尽。很快茶姑的挎篮装满了,而那株茶仍完好如初。激动又贪心的茶姑连忙将上身的蓝花外衣脱下来罩在茶树上,背起沉沉的挎篮下山回到家中,换了个大挎篮又邀上小姑返回蝙蝠洞的茶株前打算继续采摘,不想自己的衣服早已掉在了地上。茶姑望望周围的茶株,棵棵都像她刚刚采摘的,棵棵又都不像。姑嫂俩几乎采遍了周围的所有茶株,让二人惊讶的是边采边长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
这些故事都是根据一个母本不断演绎,最终变得五花八门,说法各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都赋予了瓜片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性。
喜怒哀乐600年
封建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好的东西,总是由帝王将相最先享用。六安瓜片在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公元1567年)被列入贡品,供紫禁城里的皇帝享用。“细篓精采云雾茶,经营唯供帝王家”。此后300多年间,一担担瓜片裹挟青
山葱翠、烟波余韵,万里迁徙,走入京城那红墙黄瓦,飘香于宫城那重重殿宇之间。
竞货六安茶
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公元1862年),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清政府取消了贡茶制度。于是,六安瓜片这股清新的山野气息开始飘出宫城、皇城乃至京城,走进达官贵人和一般平民百姓家中。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六安瓜片才逐渐被大多数人熟知与喜爱。明清时代,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能拥有六安瓜片为幸事。于是,产茶期间,各地商人巨贾纷纷挟重金来六安,争购六安瓜片。
清·乾隆年间(公元1763年~公元1796年),六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销茶产地,此时,六安瓜片已成为清朝名茶中的精华,当时的诗人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中,就把六安瓜片列入名品。清未诗人李光庭的“金粉装修门面华,徽商竞货六安茶”也写出了商人纷纷涌入六安,争购六安瓜片的盛况。
上世纪20年代,外埠商人陆续云集六安,坐庄经销茶叶。统计资料记载,1931年独山交易市场片茶均价(中准价)85.23元/担,大米均价3.12元/担,粮茶比价1:27.3,故片茶产区素有“斤茶斗米”之说。在市场畅销、销价高昂的刺激下,广大茶农纷纷改制片茶,甚至大面积垦荒种茶,生产区域由齐头山向外山扩展,茶园面积、茶叶产量骤增。据黄奠中《皖西茶叶考察报告》统计资料,1939年~1941年皖西(即今六安市)茶园面积达345万亩,茶叶产量达95511担,其中片茶产量约为3000担~3500担,占90%以上。一时间,六安境内茶行林立。茶客熙攘,成为片茶主要经营地。六安瓜片成为当时人们的重要馈赠礼品及婚丧喜庆用品。畅销于合肥、蚌埠及芜湖、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城市。
喜乐麻埠街
安徽著名茶人程耀恺曾在自己的散文里,记录了当时外地茶商来六安购茶时的喜乐场面:600年来,每到清明茶季,茶商就聚集到一个叫麻埠街的山镇,不过那时不叫茶商,尊称为茶客。四方茶客,分山东与下江两路。山东一路是北方的济南,东昌府;下江则包括江浙与湖广。茶客一到,小镇犹如桃花春汛,一夜之间就沸腾起来。
茶叶交易,对于买卖双方。无疑是盛大的节日。从南京、安庆、石牌赶来的京剧、徽剧班子。把锣鼓敲得震天响,这是光天化日的行事,也有秘而不宣的事:麻埠街的茶庄和旅店,从界首、固始、武汉等地搜罗美女。弄得镇子上,五步之内,必有芳草。不知是盛情难却,还是居心叵测,反正每年都会弄翻几个花心茶客,令他们出师未捷身先醉。这些贪恋风情的家伙,落得山穷水尽,便哼起伤心的小曲:“一到麻埠,衣帽堂堂。出了麻埠,穷蛋精光。回头望望,两眼汪汪。”只有那些正儿八经的茶客,他们也懂得秀色可餐,可并不太当一回事。他们会从麻埠的水陆两路,昼夜兼程,将成车成船的春茶,争分夺秒地运往通都大邑,因为他们的店铺里。小朝奉说不定早就准备好了“新到六安瓜片”的告示。
而此时,离麻埠街几百里之外,四处飘着茶香的古城六安。一向茶馆多于酒肆。六安的茶馆、茶楼,人不分贵贱,茶不分优劣,器不分粗细,从清晨,一直要闹腾到下昼。六安人觉得。茶馆是个相对平等的去处。发财了的,到茶馆里赏人家一壶香茶,吹两句大话;背运的,到茶馆里润一口清茶,洗一洗五脏六腑。换一换命中晦气。便是乡下人,夫妻赶集,女人挑一担柴草到草市街,出手后,来茶馆里找她的男人,递钱给他结账,若是渴急了,就站着喝一口男人的剩茶。那店小二能有不精明的人?收账时,只对男人点头哈腰,对女人却视而不见,女人们习惯了,也不正眼看店小二一眼,只自顾从盘子里抽两根油条。裹上豆腐皮,兀自跨出茶馆的门槛。天黑下来,大红灯笼往店堂一挂,茶馆又成了说书场。听书、喝茶、嗑瓜子、抽水烟、傻笑,悉听尊便。原来,六安的600年,是茶香的600年,也是在茶中喜怒哀乐的600年。
也许是茶叶的利益太诱人了。也许是市场管理的缺失,在六安瓜片最辉煌的这段时间里,以次充好、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相对于战争来说,这些状况却并不算太糟。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加之商人高利盘剥,至解放前夕,片茶生产奄奄一息,年产量不足千担。
火中历练显真功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笔者来到齐头山一位农户家,喝了一道地地道道的瓜片,果然香气扑鼻。清新四溢。屋内很快被茶香笼罩。这曾萦绕过紫禁城的茶香,如今却停驻在这黛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内,平淡含香,绵柔的滋味千年不绝。
当我将瓜片凑近嘴边的霎那,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大明王朝那霍霍的、阴阴的杀气。想到大明深宫中那幽婉的叹息,这一切,都被这一片含香的小叶子见证着,或许是对历史的嘲弄,或许也是瓜片的福气。
因此,作为一个见证者,即使把它放在粗瓷的大碗中,它也能映照出那千年的日月。发出有别于功名利禄的淡雅香气,就凭这一点,这茶,就值得你与它一起去修炼。
采摘:去芽去梗纯手工
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一般的茶叶不同。它是中国绿茶中唯一去芽去梗的茶。时间上,一般要等到“开面”。即要等到茶树长到一芽三四片叶时才能采摘。因此,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
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原来将片茶分为三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为“瓜片”,品质较优;再后进入梅雨季节,鲜叶粗老,品质较差,称为“梅片”。
即使在同一时间采摘的茶叶,也还要通过“扳片”的手续,即:将每一枝芽叶上的叶片与嫩芽、枝梗分开。扳片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是独一无二、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通过这道工序,既可以摘取叶片、分开老嫩、除杂支劣、保持品质纯一卫生,又可通过扳片起萎凋作用,利于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及蛋白质、醣类物质转化,提高成茶滋味和香气。
六安瓜片在采摘上一律依靠人工,机械化的采摘技术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采摘时,阴山与阳山要分开采,阳山由于地气较暖,茶叶成熟较早,所以采摘的时间要比阴山早一个星期左右。鲜叶经扳片后,将嫩叶(主要是鲜嫩的壮叶)分离出来炒制茶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做副产品处理。
炒制:舞蹈着的瓜片
六安瓜片炒制分生锅、熟锅、毛火、小火、老火5道工序。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情减少,老一点的叶片适当增加一些,以在锅内能够自由转动为宜。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的作用,炒制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内的叶片扫入熟锅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成条形,含水量在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需要竹制的烘笼,栎树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烘至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片、漂叶、红筋、老叶,保证质量整齐划一,并要摊凉10小时左右。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1天进行,即对已经烘过的茶叶再烘一次,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过高,达60~80摄氏度即可,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老火是瓜片成形、显霜、发香的关键程序,也是六安瓜片炒制过程中最为壮观和别致的工序。“炭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罩即提,两三副烘篮,交替进行,一抬一步,边烘边翻,节奏紧扣,配合默契,犹如舞蹈一般。”描绘的就是六安瓜片拉老火时的情景。拉老火是对茶叶最后一次的烘焙。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拉老火时,木炭需要旺烧均匀,放在火盆里排挤整齐,此时,往往是火焰冲天,屋内热浪滚滚。每笼投叶3~4公斤,由2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分钟后,即抬下来翻一下茶,然后再把烘笼抬上,如此边烘边翻。为了充分利用炭火,拉老火时,一般都是2~3只烘笼轮流上烘,熟练的茶工们可以同时照顾4~5只烘笼。拉老火时,每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工一天要走10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方可下烘。趁着茶叶还是滚烫的。即时装进茶桶中,分层压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詹罗九在考察六安瓜片的采摘与烘焙工序后指出:六安瓜片的采摘技艺和加工工艺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之一绝,可以作为中国制茶技术一最,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瓜片香幽润心田
六安瓜片形似“瓜子”。叶面向内翻卷,着白霜色,如果霜色均匀且霜中泛绿,一般说明“拉老火”较好,所泡出来的茶味较浓,香气较好。选购六安瓜片时,除看其外形是否略像瓜子、大小是否适度、霜中是否呈绿之外,还可闻其香味,好的瓜片干叶呈淡淡的清香,且香味绵长。
等级
炒好的六安瓜片一般分为极品、精品和级外品三个等级。
极品的瓜片特征是,形状:瓜子形、大小匀整;色泽:定绿、上霜;嫩度:嫩度高显毫;净度:无芽梗、漂叶和茶果等;香气:香气高长鲜爽;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鲜活。精品和级外品都在精品的高度上有所降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六安瓜片具有抗衰老、抗菌、降血脂、瘦身减脂、防龋齿、清口臭、防癌、美白及防紫外线、改善消化不良等功能。它的保健功能更是为世人所称道。科学分析显示,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看来,“一两白金一斤茶”,真的是物有所值!
鉴赏
泡制六安瓜片时,适合选用白色的茶具,以泉水或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矿泉水和PH值为中性的水。冲泡六安瓜片时,取片茶适中放入杯中后,一般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
闻香。六安瓜片以香取胜,好的六安瓜片,往往一杯泡下,满室生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受那幽渺无序、清新淡雅的香气,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自然中,在这片自然气息的缠绕下,即使足不出户,也身心皆润。
观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但见青汤绿中泛黄、黄中泛青。一杯茶水,仿佛囊括早春里的所有荫动,让人感受茶中乾坤大,道法显于微。
品味。喝六安瓜片时,不管是豪饮还是小酌,喝过之后,都会让人有甘从中来、不可断绝的感觉。六安瓜片初入嘴时,微微有点苦,可几口入嘴后。就觉得有一股清凉,好像一股清风从肚子里吹了出来,饮过之后再回味,觉得香甜荡气回肠,久久不能消散。
览形。干茶在开水的冲泡下,舞动回旋,片片茶叶舒筋展骨。渐渐还原成原来的模样。缓缓下坠后,片片叶片叠加在一起,一层层很有条理地堆积着,如山、如岛,一片片地紧挨着,如伴、如侣。在一片清绿的茶水中。水中的叶子,真有点梦幻的味道。
天南地北瓜片人
在繁华的北京城,有一个六安瓜片执著的推广者,他就是金寨县齐蝠有机茶厂的厂长汪宗华。
5年前,他将六安瓜片带到了北京,开了一家茶庄。为了使这种好茶在京城生根开花,汪宗华进行着艰辛的努力。一次,某公司领导为了犒劳自己的员工,准备每人发2斤六安瓜片,公司负责人就去汪宗华店铺去购买。选择的是120元每斤的中档茶叶,购买80斤,在拿到9600元货款准备送客时,汪宗华听到那人嘀咕说“可以搀些不好的茶叶冒充‘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了”。听罢,汪宗华一下子愤怒了,“这不是明显砸六安瓜片的牌子嘛!”于是老汪立马冲了出去,把自己的茶叶要了回来,把还没有暖热的9600元还给了人家。面对执拗的老汪,那家公司的负责人既有些生气又有些激动。
这仅仅是汪宗华在北京经营六安瓜片的一个片段。为了使六安瓜片能够在名茶云集的北京站稳脚根,老汪一到北京不久,就将六安瓜片送给国旗护卫队、交警和医院的医生,请他们免费品尝。遇到进自己店里买茶叶的客户,老汪总是耐心细致地介绍六安瓜片的产地、特点、功效,直到别人彻底明白为止。一次,老汪路过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茶叶店铺,进门和营业员说要买六安瓜片,可小姑娘却说这里是卖茶叶的地方。为了让小姑娘记住六安瓜片,老汪就把印有“十大名茶”的装茶瓶子递给小姑娘,小姑娘接过茶瓶,仔细看了一遍,有些不好意思说:“原来六安瓜片还是名茶。”
顾纯江则是又一个致力于推广六安瓜片瓜片人。
1998年顾纯江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凑够资金,购制设备,终于办起了他梦寐以求的茶叶加工厂。为了打开六安瓜片的销路,他亲自用蛇皮袋背着样品去跑县城、上省城,他在外一呆就是一个礼拜,渴了喝口自来水,饿了啃块方便面,为了省钱,他外出住的都是最便宜的旅店。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六安瓜片在省城合肥有了销路,如今,老顾所住的村子成了六安瓜片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千年六安瓜片香
六安亦称皋城,原为“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封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六安国,取“六地平安”之意,“六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六安是我国司法、豆腐、兽医三大鼻祖的孕育地。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的封地也在六安,刘安发明了豆腐,组织编纂了著名的《淮南子》一书,并创造了沿用至今的24节气;刘安好道术,曾与“八公”在六安的八公山上炼出仙丹,食用后飞升上天,后来他家的鸡犬因食丹屑,也跟着升天了。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历史典故和千古佳话。
与道家“身体是个臭皮囊”的思想相近,六安瓜片在外表上并不是精致华丽,却在内质上重视“修心修性”,从而达到了“乞丐的外表,皇帝的肉身,菩萨的心肠”的兼容境界。
事物具有两面性,由于六安瓜片过于重视自己的质地,执著于以质取胜,从而有意无意抛弃了红尘俗世里的那一套虚华宣传,结果让它变成了深巷中的好酒,除达官贵人消费外,一般人家对这种曾经红火一时的名茶却渐渐淡忘。
民国后期及建国初期,六安瓜片处于恢复性生产阶段,产量一直很低。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对片茶生产采取了扶持保护政策,1955年六安瓜片收购量达3716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六安瓜片的产量更是得到迅猛的发展,如今,齐头山地区年产精品六安瓜片已达3万多公斤。在多方努力下,六安瓜片又开始回到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城市。上世纪80年代后,六安瓜片开始陆续进入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市场。
如今,六安市与金寨县,经营六安瓜片的公司很多,六安市以“一笑堂”经营量最高,金寨以安态公司经营量最高,两家公司年销售六安瓜片都达万斤以上。金寨安态公司经理陆本坤告诉笔者,近年来。外地来金寨的游客,有很大一部分是冲着瓜片来的。2007年4月21日,韩国著名的茶文化研究家、韩国最大的茶文化杂志《茶的世界》社长、发行人崔锡焕携禅学翻译一行来到六安市,就六安瓜片的炒制工艺以及六安瓜片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实地考察。浏览完那碧绿的茶园,品尝过那幽幽的茶香后,他欣喜不已,立即表示,将会把六安瓜片及其历史文化知识发表于《茶的世界》,好让更多的韩国好茶人士了解中国这一传统名茶。如今,瓜片已成为六安一张绿色的名片,它让世界许多地方的人们了解这块飘香的土地,迷恋这千年不散的茶香。
名人的瓜片轶事
周恩来饮茶思友
1975年深秋的一天,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问医护人员:“有没有六安瓜片茶?……我想喝点六安瓜片茶!”当周总理喝着工作人员找遍京城大小商场才觅得的六安瓜片沏的热茶时,他回味良久,神情凝重地对医护人员说:“谢谢同志们,我想喝六安瓜片,是因为想起了战友们,想起了叶挺将军,喝到了六安瓜片茶,就好像见到了他们……”原来,1939年4月下旬,叶挺从皖南新四军军部前往六安,肩负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使命,六安各界人士招待叶挺将军的,就是此地盛产的“六安瓜片”。当时,六安瓜片的茶香让这位著名将军赞叹不已。后来叶挺到达重庆,把一大方筒来自六安的“六安瓜片”送给了周恩来。很快,周恩来也喜爱上了这种香意氤氲的好茶。
商友敬沸水泡瓜片
大师商友敬对泡六安瓜片茶很有见地。有一次。商友敬到赵志伟家,赵边倒开水边放茶叶,他拿起来一看叫道:“六安瓜片,你竟这样泡茶的?我告诉你。每次喝你泡的茶时水都不开,除了碧螺春,不可以先倒水再放茶叶。六安瓜片和铁观音尤其需要鼎沸之水,也不可喝了一会儿再加一点茶叶,你这简直是在糟蹋茶道。”按照他的要求,赵重新煮水泡茶,泡出来的茶香更加浓烈,闻到这茶香,商很得意:“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
刘心武读茶解《红楼》
一次,妙玉问贾母吃什么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了笑:“知道。是老君眉。”刘心武先生以此认定这是贾府窝藏罪家之女(妙玉)的铁证,同时也有不少红学家就此认定贾府跟妙玉家曾有过不同寻常的亲密关系,也许曾经是政治伙伴,而妙玉家祖祖辈辈喜欢喝六安茶,所以贾母才会突然出此一语,这实在是神经过敏了。
梁实秋为文《喝茶》
梁实秋先生在一篇题为《喝茶》的散文中说:“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气息扑鼻。”
张爱玲闻香思亲
张爱玲的《半生缘》中,男主人公来自六安,此君向别人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时,一定说这是个产茶的地方。其实,张爱玲的祖父是李鸿章的女婿,有此关系,张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懂点六安茶的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