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深圳湾1号:紫砂展惊艳亮相

07-22

深圳湾1号:紫砂展惊艳亮相

昨天下午,抽时间专门到了深圳市最最高大上的深圳湾一号看了一场紫砂陶瓷艺术展,在这么高档的艺术中心欣赏紫砂壶一定是一种享受吧,然而,却发现,本次展出的仅仅是几个中青年的作品,主要是三个实力派的东西,可能这三个人在同一个工作室创作的,但我们没有在展览的前言文字介绍中看到有什么共同的艺术主张,作品也没有统一的主题,或者更多的是出于兴趣使然走到了一起,也可能是他们有共同的愿望,对作品都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得到了社会上一众有钱人的追捧吧。

坊间传闻,这三人及他们的作品是被资本包养的“情妇”,近年来炒作的非常成功,价位有的已经超越了顾景舟、汪寅仙、吕尧臣、何道洪等一线顶流的紫砂艺术家,看了他们的这部分作品,确实在成型工艺上有点自己的东西,在业界也有不同程度的认可,收藏界喜欢把他们宣传界定成民间紫砂实力派,一如是热炒的蛋炒饭,他们没有高大上的技术职称,但有“瓢王”、“盘筑成型法创始人”等等赞誉,殊不知可能已经炒作过头了。要知道,现在并不是一个造王称王的时代,陶瓷盘筑成型法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有了,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在宜兴陶瓷成型方式上成熟了,尤其是宜兴境内出土的战争国时期的硬陶麻布纹大件缸盆罐等实物,基本全部是“盘作法”(亦称捏筑法),现在安徽省宁国县生产大型陶瓷还采用的是传统盘筑方式成型,那种手工的味道受到美国市场的欢迎,只能这么说,所谓的盘筑法一直没有发现在紫砂成型上而已。但我相信这不是一种创造,只是一种技术的鉴借,与艺术创作水平无关。

本次展览可能是“小满堂公司”或者其老板个人的收藏展,作品大多来自于一些拍卖行或者作者本人,据说,前十几天前开幕的时候,几位工手从宜兴赶来鹏城悉数到场,算是对自己展品的站台或者背书吧,听介绍,展品价格每一把壶少则几十万,多的几百万的成交价格来路明确,整个展品市场价格达亿元以上,从展岀的作品来分析呢,多为明星级的作品,社会上、网络上亦有很多正面或负面的评论,本人很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感,但是话到嘴边不说也罢,不谈艺术层面,更不谈学术层面,仅仅从成型传统的角度看,确实有一些创新,但过度的吹捧,实际上是一种捧杀,当然,过度的贬低,又不是客观的言行。

尤其是收藏家与作者成为了朋友,作者与藏家之间也谈成了某种默契,承诺对称王的作品以后将不再制作出售,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我收藏的这把壶成了孤品,绝品,好像给了藏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其实,这不是一个正常的艺术现象,一把紫砂壶,造型是先辈留下来的,作者赋予自己的思想重新演绎,应该说每一次成功都可能是一种进步,就像顾老的那把提璧壶,前后二十多年,制作了好多把,精练了几十次,每一次尝试,都在前一次的成功的基础上改进,从而每一把壶都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与灵性,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同样做一把款式相同的紫砂壶,气韵、内函、造型包括材质、烧成方式等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不是为了死撑着价格去为藏家做一个保证,这是不可取的,这是向资本低头、跪拜、屈服,至少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就是这么想的。

本人虽然年纪比这几位实力派多长几岁,从事紫砂艺术的时间也比他们早一点,且已退休,更多的时间不在宜兴圈内活动,但只能算是同一代人,又是同行,同时代人评价同时代人始终觉得有点不对劲,再说人家现在圈内圈外的影响力又那么大,酷似当红的影视明星,总觉的在还没有到盖棺论定的阶段,大家不妨再等等,让子弹再飞一段时间。每一个紫砂艺术家不管他的成型技法多么高妙,受到多少追捧,其实都必须有艺术水准的支撑,必须有强大的学术力量的支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本人认为,当下这些实力派现在面临着文化修养的提升,学术理论的学习与提高才能更加以扎实的基础来完成市场定位,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天,”没落是迟早的事。

如何细致解读这些作品,我们需要认识到紫砂技术和艺术的多元性和主观性,尤其是还需要用时间沉淀的作者和作品,要以宽容的眼光去审视,不能一味地用价格取代价值判断,不同的人由于个人的艺术修养、审美观念和评价标准的不同,肯定会对这些作品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在评价本次三位实力派以及他们徒弟的作品时,我们一定要抛开价格,单纯的去观看与欣赏、思考。宜兴有各种各样的紫砂圈,很多圈子就是一个江湖,藏家很可能是为了投资,希望在紫砂艺术的收藏上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这个江湖就会把“利”字写在脑门上,也有藏家纯粹是为了爱好,任性,如古人看戏的票友,喜欢谁的戏就买谁的票。

听举办方介绍,本次展览光筹备就好几个月时间,场租费近10万元一天,展期共22天,加上搭建展具费,达到了两百多万元,展览方的用心值得欣赏,对宏扬紫砂文化是一种贡献,相信观者都会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倾听,去寻味、思考……。

(附图本人现场手机所拍)

吴冠中油画多少钱一平尺

沉香佛珠怎么盘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