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外来食蚊鱼定居珠江,唐鱼遭受迫害,河北、天津是否已经沦陷?

04-10

外来食蚊鱼定居珠江,唐鱼遭受迫害,河北、天津是否已经沦陷?

食蚊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小型淡水鱼,原产自北美洲的中低纬度地区,是非常有名的外来入侵物种。1927年,食蚊鱼被引入中国,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食蚊鱼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大,如今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食蚊鱼

人们最初引入食蚊鱼是为了消灭蚊虫、控制疟疾的散播,而食蚊鱼也确实不辱其名,为世界各地的疟疾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的研究显示,一条成熟的雌性食蚊鱼在一天内就可以吃掉438尾蚊子的幼虫,是名副其实的“灭蚊能手”。

在国外,科研人员曾对全球256种淡水鱼的灭蚊能力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食蚊鱼的灭蚊能力是最强的,蚊子幼虫在其肠道内容物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3%~65%。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国家将食蚊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灭蚊工具。

蚊子幼虫

在食蚊鱼被引入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野外的食蚊鱼都没有特别关注。在过去的30年里,食蚊鱼在华南地区的某些河流泛滥成灾,对土著鱼种造成了严重威胁,这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食蚊鱼就已经在云南就建立了野生种群。云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食蚊鱼的生长和繁殖,在很多水域,食蚊鱼和本土的中华青鳉相互竞争,导致本土青鳉的数量逐渐减少。

青鳉(Oryzias latipes sinensis)

据澜沧江流域的居民反映,在1973年时本地的青鳉还随处可见,野生资源非常丰富,每年都有很多外地人到景洪地区采集中华青鳉。但是到了1986年,青鳉的栖息地就被外来的食蚊鱼全部占领了,遭到排挤的青鳉处境堪忧,目前零星分布于碎片化的生境中,成为了当地的濒危物种

事实上,食蚊鱼的体型很小,成年个体一般只有3~4公分,对规格较大的淡水鱼并没有危害。需要注意的是,食蚊鱼并不是只以蚊子的幼虫为食,其食谱中还包括甲壳动物、水生昆虫,就连很多两栖动物和鱼类的卵、幼体也在捕食名单上,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濒危的土著鱼类。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

在华南地区分布的唐鱼(白云金丝鱼)是一种极度濒危的鱼类,在1998年还曾被宣布野外灭绝。近几年的野外调查发现,唐鱼尚有一部分野生种群存在,但是数量非常少。唐鱼的体型一般在3公分左右,和食蚊鱼大小相当,但食蚊鱼会主动捕食唐鱼的仔鱼,对其种群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威胁。

在广东从化地区的部分溪流中,食蚊鱼和唐鱼同时存在,两者的生态习性相近,种间竞争在所难免。不少学者认为,食蚊鱼的入侵与扩张是导致唐鱼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其实,受到食蚊鱼威胁的不仅仅是濒危的唐鱼。让人深感意外的是,罗非鱼也可能是食蚊鱼扩张道路上的一个“受害者”。2011年,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在一条雌性食蚊鱼的消化道中发现了3条罗非鱼的仔鱼,这些仔鱼的体长在5~6毫米左右。

罗非鱼

在珠江流域,食蚊鱼和罗非鱼的分布范围有很高的重合度。在珠江的很多支流中,这两种鱼都是常见的优势鱼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捕食和竞争现象。从理论上来说,如果食蚊鱼能够捕食罗非鱼的仔鱼,那么同样也可以捕食四大家鱼、广东鲂等本土鱼类的仔鱼,对本土物种的威胁不容小觑。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食蚊鱼的个体那么小,鲶鱼、鲈鱼、黑鱼都是它的天敌,根本不可能泛滥成灾。甚至还有人认为,食蚊鱼是“灭蚊高手”,应该加强保护,在蚊虫较多的地区增殖放流(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广州市的6个大型景观湖泊中均有食蚊鱼的分布,基本都是以灭蚊为目的而人为放流的)。

▲2014年10月,广州市上演“人蚊大战”,防治人员将1000多条食蚊鱼放流到白云区螺涌公园。

不可否认,对于南方各地的灭蚊驱虫工作,食蚊鱼确实有功,但是对于这一物种的繁殖扩张,我们也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盲目乐观。

在有天敌的情况下,食蚊鱼并不见得就一定会处于劣势地位。不论是云南还是华南地区,水生生态系统中都不乏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但外来的食蚊鱼却依然混得“风生水起”,这和其强悍的繁殖、建群能力有很大关系。

食蚊鱼的生殖现象非常奇特,一条雌性食蚊鱼的体内可以长期储存很多条雄鱼的精子,这种现象被称为混交。因此,只要一条怀胎的雌鱼被引入了新的环境,在短期内就可以建立起新的种群,这个过程并不需要雄鱼的参与。

雄性与雌性食蚊鱼的大小对比

不仅如此,食蚊鱼还是典型的卵胎生鱼类,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完成孵化过程,因此成活率很高。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一条雌鱼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能繁殖一次,每次产下30~50尾仔鱼,一年最多能产下300多尾——对于卵胎生的鱼类来说,这种繁殖能力已经相当强悍了。

食蚊鱼不仅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还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在美国本土,近海地区的食蚊鱼已经适应了咸水环境,在美国河口地区建立了野生种群,由“淡水鱼”变成了“咸水鱼”。在很多污染比较严重的河道中,食蚊鱼也能够正常繁殖,在0℃的低温水域中也能够顺利越冬。

雌性食蚊鱼

虽然食蚊鱼目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但是从生态适应能力来看,食蚊鱼完全有能力在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生存繁殖。据了解,在河北、天津等地,食蚊鱼已经站稳了脚跟,成功繁殖了很多年。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一物种很有可能会继续扩散,成为一个全国性分布的外来物种。

总之,食蚊鱼的引入既有利又有害,该物种的繁殖扩张对本土鱼类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对于野生种群的繁殖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监测;另一方面,对于陷入危机的土著鱼种,也应该重点加强保护,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对于食蚊鱼的防控,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江南省光绪元宝价格表

丰子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