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径山茶:日本茶道的发源地

04-08

径山茶:日本茶道的发源地


现如今提起 抹茶

大家首先想到日本的宇治抹茶

抹茶起源于中国唐宋,古时称作末茶

由于加工程序繁琐,成本很高

抹茶在当时一直是贵族圈子里的奢侈品

可是你知道吗?日本茶道和径山茶渊源颇深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地

来说说这径山上的茶

说说这茶背后的故事

中国的茶,兴于唐,盛于宋。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代,国一禅师法钦云游至径山,在唐代宗诏下建立径山禅寺。他在禅寺“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供僧人饮茶提神。

在宋元之际,来中国求学佛法的日本僧人中,有不少慕名来到径山寺。据俞清源的《径山史志》记载,名字可考的就达26人,其中的僧人有圆尔辨圆、南浦绍明、一翁院豪、大休正念等等。

这些僧人在径山寺里坐禅论道,学成回国,开山立派,创立临济宗。他们对寺内饮茶之道也是耳濡目染,长年学习,对于茶宴之道自然精通。随僧人们返回日本,径山寺的茶香,也飘到东洋去了。在日本人自己编写的《类聚名物考》中曾记载:“茶道之起”,“由宋传入”。

700年前径山寺的饮茶方式传入日本,演变为日本茶道保存了下来;而在国内,茶道不断演变,唐宋的饮茶方式(抹茶)在明代已成为散茶(叶茶),正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余杭径山,这座杭州城西北50公里的小镇,号称“中国禅茶文化镇”,是“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千百年来茶文化兴盛,绵延不衰。

▲ 径山陆羽泉

《茶经》从茶叶的生产历史、种植技术、饮茶器皿等方面,对唐时茶文化做了全面总结,并记载了当时饮茶的方法:制茶时要将茶叶捣拍成饼状,待到饮用,将茶饼碾碎成粉末,放入煮沸的水中,再加点盐调味,最后喝茶汤,此谓“唐煮”。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法钦饮茶的方法,大体应当如此,而此间习惯便成为径山抹茶之道的肇始。

一年一度的中国茶圣节,将在春夏之际,不负爱茶人期望。其中,不可不提到的,便是径山茶宴。径山茶宴,是径山独有的古老禅茶礼仪,是茶艺和礼仪的完美融合,一招一式,都体现出禅意来。


宋人饮茶,有两种比试手巧的玩法,即“斗茶”和“分茶”。“斗茶”就是比谁搅出的泡沫更白,谁的泡沫存在得更久——《茶录》记载,“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分茶”则是在搅拌或注水时,通过指尖的微小差异,使茶汤泡沫在瞬间显示出瑰丽多变的形状。此风气之下,径山寺的僧人自身修行时,将饮茶与参禅结合形成“禅茶”。待到宾客来访,以茶相待,从而演绎出一套礼节,称之为“茶宴”。

径山茶宴包括了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谢茶退堂等10多道仪式程序,是中国禅茶文化的经典样式。静心感受,每一道程序都独有美感,时间仿佛就这样融化在一抹清雅的茶汤里。不可不谓是一场至高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世间的斗茶与分茶重趣味,好胜负。而径山茶宴,本身就超脱了争斗之意,饮茶人可以回归到色香味的本源。茶宴的仪式繁复而细腻,主宾相敬,共同体会杯盏之间的无限情义。

又是春来,在温暖的大径山上,积蓄了一冬的茶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而守候一冬的采茶人也纷纷伺茶而动,只为赶在清明前采下最为鲜甜的新鲜绿茶

径山茶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翠;内质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且嫩绿明亮。它在冲泡时,可以先放水后放茶,而且茶叶会很快沉入杯底的特点是其他名茶所不能有的。

大雅径山茶,何不来一盏清欢?

本文来源:图文源自余杭旅游集团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蛇纹石玉镯一般多少钱

柳公权玄秘塔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