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该朝代的宏观国策是:崇文抑武,这就使得宋朝有着庞大的士大夫(文官)群体。在当时社会,士与民皆流行着饮茶的风尚。
宋人有特别的喝法,"点茶法"。
点茶就是将茶饼碾成粉末状,然后倒入茶碗,再用沸水冲泡,再用工具(茶筅xiǎn)搅拌均匀,这样一种新的方式被后世称为“点茶”。
第一步:碾茶
先将茶饼“以净纸密裹槌碎”,之后将槌碎的茶饼放入碾槽之中将其碾成粉末。
第二步:罗茶
将之前碾好的茶叶放入茶罗之中筛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点茶时用的粉末足够细,这样才能保证茶叶“入汤轻泛”。
第三步:侯汤
点茶法中的侯汤主要分为两步——选水和烧水。宋朝时期的人们在煮茶的时候尤其注重水的品质,宋徽宗所写的《大观茶论》就明确指出点茶法所用水的标准:“水以清、轻、甘、洁为美”。
关于烧水,最重要的便是把握水烧开的程度以及烧水时的火候,只有在点茶时掌握了足够好的适当火候,才能点出足够好的茶。但令人们为难的时,宋朝时期在煮茶时是闷在汤瓶中煮的,在煮的过程中完全看不到烧水的全过程,火候难以掌握,因此蔡襄在著作《茶录》中发出了“侯汤最难”的感叹。
第四步:熁盏
在进行调膏点茶之前,需要“熁盏”,也就是需要先用热水洗涤茶盏,有助于更直观的表现点茶的效果。
第五步:点茶
在茶盏中放入茶末,然后注入热水,将其调成均匀的茶膏,最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钥击拂,使之泛起汤花,直到出现满盏的末脖。
点茶在宋代时期繁荣至极,然而在宋代之后却逐渐开始衰退。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除团茶而流行散茶,点茶的重要原料没有了,茶叶的饮用方法也改为冲泡法,流行一时的点茶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观茶论》等古籍记载,仅宫殿贡茶就有贡新、试新、白茶、云叶、雪英等40多种;而地方名茶
则达90多种。
建安茶(北苑茶) | 建州 | 临江玉津 | 江西清江 |
顾渚紫笋 | 湖州(浙江长兴) | 哀州金片(金观音) | 江西宜春 |
日铸茶(日注茶) | 浙江绍兴 | 青凤髓 | 建安(福建建瓯) |
阳羡茶 | 常州义兴(江苏宜兴) | 纳溪梅岭 | 泸州(四川泸县) |
巴东真香 | 湖北巴东 | 五果茶 | 云南昆明 |
龙芽 | 安徽六安 | 普洱茶 | 云南西双版纳 |
方山露芽 | 福州 | 鸠坑茶 | 浙江淳安 |
径山茶 | 浙江余杭 | 西庵茶 | 浙江富阳 |
天台茶 | 浙江天台 | 石笕岭茶 | 浙江诸暨 |
天尊岩贡茶 | 浙江分水(桐庐) | 瑞龙茶 | 浙江绍兴 |
谢源茶 | 歙州婺源(江西婺源) | 雅安露芽、蒙顶茶 | 蒙山(四川雅安) |
虎丘茶(白云茶) | 苏州虎丘山 | 峨眉白芽茶(雪芽) | 四川峨眉山 |
洞庭山茶 | 江苏苏州 | 武克茶 | 福建武夷山 |
灵山茶 | 浙江宁波部县 | 卧龙山茶 | 越州(浙江绍兴) |
沙坪茶 | 四川青城 | 修仁茶 | 修仁(广西荔浦) |
邓州茶 | 四川耶县 | 龙井茶 | 浙江杭州 |
宝云茶 | 浙江杭州 | 仙人掌茶 | 湖北当阳 |
白云茶(龙湫茗) | 浙江雁荡山 | 紫阳茶 | 陕西紫阳 |
月兔茶 | 四川涪州 | 信阳茶 | |
花坞茶 | 越州兰亭(浙江绍兴) | 黄岭山茶 | 浙江临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