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深度解析:为何有着165年历史的‘狗不理’包子卖不动了?

09-04

深度解析:为何有着165年历史的‘狗不理’包子卖不动了?

天津,这座北方的历史名城,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闻名于世,其中备受关注的,当属狗不理包子。

一个拥有百年传承的包子,从清朝时期的街边小吃逐渐成为国人心目中的美食象征。

但时间荏苒,伴随着价格的飞涨、口感的下滑以及与本地市场的渐行渐远,狗不理包子已然从“包子之王”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存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百年老字号逐渐失去了它的光芒?

辉煌源起

1858年,天津的街头巷尾飘起一股令人垂涎欲滴的包子香气,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

这个不起眼的小店是由一位名叫高贵友的年轻人创办的。

这个人凭着精湛的手艺和坚韧的性格,将一颗颗普通的包子做成了天津名扬四海的“狗不理”。

这个人就是狗不理创始人高贵友。

高贵友出身平凡,但他的机遇却源于一场命运的安排。

年轻时,他被父母送到天津的一家蒸吃铺当学徒,这可不是那种一上来就能接触到手艺的工作。

起初,他的职责仅限于打杂——刷碗、扫地、端盘子,干的都是些不起眼的活儿。然而,在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中,高贵友并没有被淹没。

相反,他在潜移默化间学到了许多厨艺相关的本领:他的眼睛时常偷偷瞄向后厨,观察包子的制作过程。

久而久之,他熟悉了每一道工序,甚至在师傅忙不过来时,能默不作声地上手帮忙。

高贵友的这种机灵与勤奋,让他迅速掌握了包子制作的精髓。

三年的学徒生涯结束后,高贵友决定自己单干。

他没有选择依靠大店名声,而是自己开了一家小小的包子铺。

他想通过诚信和用心的制作,留住每一个客人。

高贵友的包子之所以迅速出名,靠的并不是当时流行的广告招牌。

相反,他的店铺几乎没有什么吆喝声,靠的是“口碑传播”。

包子用料讲究,面皮薄而软,馅料多汁且均匀。他总是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面剂的大小必须一致,褶花固定为18个,这让每一个包子都宛如工艺品般精致。

然而,作为生意人,高贵友却有个让人“头疼”的习惯——他太专注于做包子,以至于对买卖钱财毫不在意。

客人们拿着钱,站在他面前等着付账,但他常常忙得顾不上理会。

时间久了,他干脆在店门口放了个筐,食客们自觉把钱扔进去,而高贵友的小名正是“狗子”,这才有了“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也就是狗不理的戏称。

高贵友的名声甚至传到了达官显贵的耳中。

传说,袁世凯在天津练兵期间,听闻了狗不理包子的美名,便将其作为贡品献给了慈禧太后。

慈禧一尝之下,连连称赞:“山中走兽、陆地牛羊,均不及狗不理香矣。”自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不胫而走。

可以想象,当时的狗不理包子铺门庭若市,每天早上,蒸笼的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味从铺子里不断涌出,排队等候的人群从店门口蜿蜒至街角。

而高贵友的坚持和手艺,也让狗不理包子成功走上了辉煌的巅峰。

价格高昂:从平民美食到“奢侈包子”的变迁

狗不理包子从清朝时期的街头小吃逐渐演变为“奢侈品”的过程,堪称一个典型的商业案例。

曾经几毛钱一只的包子,如今动辄十几块,甚至更贵,让人不禁感叹,原本的平民美食如何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价格的上涨,更反映了一个百年品牌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失去它最初的定位。

最早,狗不理包子是穷人们的美食。那个年代,包子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的食品,不仅价格低廉,且因其热气腾腾、口感丰富,深受大众喜爱。

每天清晨,天津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拎着几只包子的行人,不论身份高低,人人都能负担得起这道经典美食。

包子店门前排着长队,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而食客们大多带着满足的笑容。这一切都围绕着包子的核心——让人吃得实惠、吃得开心。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狗不理的经营者们似乎逐渐迷失了方向。

他们不再把狗不理包子当作一种平民小吃,而是试图赋予它更多“高端”意味。

狗不理包子开始走高档路线,价格逐渐飙升。

或许有人会为此辩护,认为品牌和传统的积淀为其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但现实是,当价格超过了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时,即便再有文化底蕴,也难以吸引那些原本支持这个品牌的消费者。

2010年后,狗不理包子的售价一路飙升,三鲜包的价格甚至涨到了一百多元一笼。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道普通小吃应有的定价水平。

许多老顾客对此感到无奈,不禁调侃:“我吃不起这包子了。”

狗不理包子逐渐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身份和经济实力的“奢侈品”,这对于大多数曾经支持这个品牌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与普通消费者渐行渐远。

在狗不理的许多店铺里,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偌大的餐厅里,几桌稀稀拉拉的客人在进餐,而更多的人则经过橱窗时望而却步。“价格太高了,不值得”成了许多人的评价。

毕竟,包子作为一种大众美食,本质上应该是亲民的。如果一只包子的价格超过了普通人的心理预期,那么它的再多宣传、再多光环也难以打动顾客的心。

除了价格,狗不理包子在口感上的退步也逐渐被揭露出来。高价格未能带来相应的高品质,反而让人质疑这个品牌是否在借着“百年老字号”的名号收取“情怀税”。许多消费者抱怨,包子的皮变厚了,馅料少了,肥肉过多,口感差强人意。一些人甚至将狗不理包子的经历比作“坐着品牌光环,自己断了后路”。

口感滑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失衡

从前的狗不理包子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闻名,皮薄馅多,汤汁浓郁,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然而,近些年来,食客们不约而同地发现,昔日的美味似乎变了味儿。

包子的皮变厚了,馅儿不再那么多汁鲜美,甚至连咬下去的感觉都让人失望。

这一切,不仅仅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更是传统手艺与现代商业化生产之间的失衡所致。

狗不理包子的制作工艺曾经极其考究,尤其在馅料的选择和调配上,创始人高贵友对质量的要求几乎苛刻。

新鲜的猪肉和排骨汤是基础,搭配小磨香油、酱油、姜末、葱末等调料,调出的馅料鲜美无比。

每个包子的皮擀得薄而均匀,褶花捏得如白菊花般整齐,这种技艺不光是手工技艺的体现,更是对食材和味道的极致追求。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流程的现代化,传统手工艺渐渐让位于机械化制作。

为了提高效率,包子制作的很多环节被简化,甚至使用了低成本的原材料。这一点,食客们最有发言权。

过去那种每个包子18个褶、馅料精心调配的精致工艺,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

口感上,包子皮变得越来越厚,咬起来干巴巴的,缺乏过去那种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的感觉。

馅料中的肥肉比例增加,咬起来油腻感十足,远远不如早年包子的香嫩。

2020年的9月10日,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在狗不理包子铺的体验:包子的味道与自己印象中的大相径庭,馅料不足且过于油腻,面皮则厚而不劲道。

这样的体验几乎成了很多老顾客的共同感受——曾经代表天津美食文化的狗不理包子,正逐渐失去它原本的魅力。

从商业角度来看,餐饮行业本质上是以味道和品质取胜的,尤其是像狗不理这样百年老字号的品牌,它所依赖的正是那种不可替代的传统技艺和独特的风味。

如果失去了这些核心价值,所谓的品牌历史和故事就变得苍白无力。

消费者来狗不理,不是为了一个空有历史的符号,而是为了体验曾经令人惊艳的味道。

狗不理包子的滑坡不仅仅影响了它在普通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让它在餐饮界的声誉逐渐受损。

过去,很多游客来到天津,必定要尝上一笼狗不理包子,甚至有人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品尝这“包子之王”。

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体验之后表示失望,认为“名不副实”。

这种反差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不再信任,而一旦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品牌想要重新挽回,就难上加难了。

跌落神坛:失去本地市场的“狗不理”

曾几何时,狗不理包子是天津人引以为傲的象征,游客们纷纷慕名前来,想品尝这座城市的“招牌美食”。

但时过境迁,这家百年老字号在本地市场的地位逐渐动摇,甚至到了本地居民纷纷敬而远之的地步。

狗不理包子的衰落,不仅仅是价格或口感的问题,更是它与消费者之间情感纽带的断裂。

事情的转折点或许可以追溯到2010年代中期。

彼时,狗不理集团选择了一条更为商业化的高端发展路线,希望通过品牌扩张和餐饮结构调整来吸引更多高消费人群。

于是,一家家“狗不理”分店在全国开设,不再局限于天津这片土地。

狗不理包子成了饭店里的高端菜品,甚至进入了奢侈品行列。然而,随着这种扩张的加速,狗不理逐渐失去了与天津市民的联系。

那些曾经热爱这道平民美食的老顾客,开始发觉他们再也吃不起曾经属于自己的那份熟悉味道。

这种疏远反映在市场表现上尤为明显。

2021年,狗不理关闭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分店,紧接着,天津本地的许多门店也相继暂停营业。

在天津街头,你已经很难再看到狗不理包子的排队盛况。许多本地人坦言,狗不理的价格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范围,而包子本身的品质也远不如从前。

对于天津本地消费者而言,狗不理包子不再是那个老百姓日常能够负担得起的小吃,而是一道带有“情怀标签”的高档商品。

正如一位当地居民所说:“我们曾经爱它,但它已经不属于我们了。”

狗不理包子的故事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典型案例。曾经凭借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口感,狗不理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名片”,但在高端化追求的过程中,它逐渐失去了与本地市场的紧密联系。

价格飙升、口感退步,以及品牌傲慢的态度,最终让它从神坛跌落。狗不理的经历提醒我们,历史悠久的品牌只有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才能长久立足。

而如何重新赢得本地消费者的心,将是狗不理能否再次复兴的关键。

#秋日生活打卡季##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国画技法焦浓重淡清

狗狗美容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