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浙江的人文地理:精心制作的青柯鸟笼

03-23

浙江的人文地理:精心制作的青柯鸟笼

在杭州临安,有许多散落在民间的老手艺人和传统手艺。不久前,通过临安“天目寻匠”这个平台,我们遇见了传统修面老手艺人陈红林(《带过的三个徒弟都转行了!乡村理发店,78岁的他守了数十载,还有一门修面老手艺》),重拾了这份老底子的回忆。

这次,我们又走进了“南笼”重要传承基地临安青柯村,感受了青柯鸟笼的精雕细琢。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青柯鸟笼,纯手工制作,需历经22道工序、100余道小工艺,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打磨出一个。如今,正面临转型压力的青柯鸟笼又将何去何从?

由临安区总工会开设的抖音号“天目寻匠”,充分挖掘和展示了临安民间匠人的传统技艺,去年至今已经更新了111期,今年将继续推出续集,并与钱江晚报合作招募更多的民间匠人,让大家了解传统,感受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江红星和他制作的鸟笼,价值3.5万。

昔日青柯村的捕鸟“猎人”

纷纷下山成为鸟笼“匠人”

青柯村距离临安锦城街道西北面10公里,青山绿水赐予了它丰富的竹资源。

走进青柯村,迎面而来的风里带着竹的清香。青柯鸟笼传承人江红星的鸟笼工作室里,他正伏案于窗前的工作台,专注地用砂纸打磨手里的竹丝。累了,抬眼望向窗外,满山遍野翠竹摇曳,承载着青柯村人的记忆,还有江红星的童年。

青柯村山多竹多,山上飞鸟也多,捕鸟、贩鸟便成了村里人经济来源之一。农忙结束后的空闲时间里,青柯村的男子们会抬着一个高1米、20余斤重的竹编鸟笼,上山捕鸟。当时年少的江红星也时常跟在大人身后。

听到鸟笼里“引鸟”的叫唤声,鸟儿们应声而来,鸟笼下方设有6-8个洞孔,鸟儿一旦触碰到踏板,机关便自动上锁,只能束手就擒。青柯鸟笼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江红星的记忆中,早期的鸟笼做工粗糙,“关住鸟就行”。

机缘巧合下,一位名叫颜虎金的苏州人来到青柯村,他是“南笼”嫡系传人。鸟笼因不同技艺特色主要分为南北两派,以天津、北京为代表的“北笼”简单粗犷;以苏杭为代表的“南笼”玲珑考究,精美至极的苏派鸟笼堪称“南笼”之首。

颜虎金的到来,让青柯村人开了眼界,原来,粗竹编制的鸟笼经过打磨,竟能如此精美。

在颜虎金留在青柯村的日子里,他把“南笼”制作技艺也留在了这里。1983年,年仅15岁的江红星成为“南笼”弟子。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禁止捕鸟,青柯村昔日的捕鸟“猎人”纷纷下山,转而潜心学习鸟笼的制作工艺。

江红星制作的青柯鸟笼。

选材苛刻,制作更为讲究

一个鸟笼则需耗时3个月

当一件捕鸟工具被赋予了观赏性后,青柯鸟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致。

制作鸟笼的工具并不复杂,打孔钻、削竹刀和砂纸。讲究的是制作过程,纯手工制作的青柯鸟笼,集雕刻、镶嵌、竹编于一笼,共要历经22道工序、100余道小工艺。

青柯村虽然竹多,但不是所有的竹子都适合制作鸟笼。每年霜降后,停止生长的竹子没有了水分,此时是挑选竹子的最佳时期,需选用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生长期5年左右的高山竹,这样的竹子不容易“长斑”,且质地硬朗、柔韧性好。最佳的“竹”选,竹节得在20厘米以上,直径约12厘米,表面平整,色泽清亮。

运下山的竹子,距离它成为鸟笼还需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

竹节需在水中煮沸数小时并加入独创的中药,经暴晒数月后,还要在阴凉处存放两到三年。江红星解释:“竹子是有甜味的,如果直接用来制作鸟笼很容易虫蛀。放置数年的目的,除了剔除发霉、变形、虫蛀的竹子外,也是让其‘定性’。”最终,能用于制作鸟笼的竹子仅不到一半。

青柯鸟笼不仅对选材挑剔,更考验的是手工技艺。一个高约21厘米的秀眼鸟笼,共有86根细竹丝,每一根都用不同颗粒的砂纸反复打磨而成。最耗时的是雕花,一把刻刀,江红星往往一坐就是一天,雕刻出花鸟鱼虫、山水诗词等雕件和图案,古朴典雅。精雕细琢更体现在对笼门、笼脚、门花、围档和跳档等部位的雕琢工艺上。

在江红星眼里,门花(鸟笼门上的配饰)是鸟笼的灵魂,好的门花一看就知道鸟笼出自谁之手,雕刻一个小小的门花,得花上数天时间。

一个纯手工制作的鸟笼,江红星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要是与自己较上劲,花费的时间则长达两三个月。

青柯鸟笼传承人江红星

用砂纸反复打磨竹丝

一个鸟笼能卖到上万元

青柯鸟笼面临转型压力

岁月在刻刀与竹条的摩擦声中缓缓流淌,55岁的江红星用近四十年的时光琢磨鸟笼。

经他精雕细琢而成的青柯鸟笼,一个售价便高达上万元,定制款甚至能卖到三四万元。但让他最看重的,并不是鸟笼的价值,而是这门他磨练数十年的手艺能后继有人:“只要有人愿意学,能静下心来,坐得住,我都愿意教。”

做工考究、精雕细琢的青柯鸟笼,也让青柯村成为“南笼”的重要传承基地,如今其制作技艺传承了五代人,不少人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学做鸟笼。2009年,青柯村成了鸟笼合作社,作为社长的江红星带着青柯村人打响了青柯鸟笼的名声。

2014年青柯鸟笼制作技艺被列入杭州市非遗保护项目,2017年进入浙江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挤压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空间,青柯鸟笼也不能幸免。“现在玩鸟的人少了,鸟笼市场的需求在萎缩,再加上纯手工制作远远跟不上机械化加工。”江红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言语里透着一丝无奈。

曾经,在江红星等人的带领下,制作青柯鸟笼的人数多达300余人,如今,还在继续一刀一刻的人并不多了。

经历过高光时刻的青柯鸟笼,不得不面临转型的压力。江红星一直在努力,他尝试过用竹子做“乐高”,工作室的一角还摆放着一座用竹子做的“集贤亭”;曾经,江红星的工作室里见不到任何机械化的工具,如今却新添了一台机器,他正尝试与临安竹笛匠人蒋云盼进行合作,将鸟笼匠人的精雕细琢融入到竹笛制作中。

用竹子做的“集贤亭”

蝈蝈笼

江红星正在制作蝈蝈笼

除了做鸟笼,江红星也开始做蝈蝈笼。眼下,他正在制作的一个小叶紫檀蝈蝈笼,打算在3月26日临安半程马拉松现场的天目工匠非遗集市进行展示,希望为这门传统手工艺寻找更多的机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柏香子手串

博美犬怎么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