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广大收藏爱好者要谨慎区别“硅化木”与“木变石”的区别,切莫混为一谈。木变石亦称“硅化石棉”,其原矿物为蓝色钠闪石,后期被SiO2所交代形成。硅化木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树木埋入地下后,由于受到含SiO溶液的交代作用,树木中的成分被SiO2替代,专业术语称为“硅化”或“硅质交代”,但保留了较明显的树干特征和残余木质纤维结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SiO2 ,含有少量有机质及铁、钙、磷等元素。
所以,中国博大的语言精神和比拟、美誉可以使人混淆“硅化木”与“木变石”,但是物理、化学之下的材质分析更能使人清晰认清。同时,笔者还同意上海大学孟祥振、赵梅芳的观点“硅化”不是“树化”“化石”不能称“化玉”,硅化木,又称树化石、木化石,无论它的内在品质多么优良,依然是“化石”身份,不能把优质硅化木称为“树化玉”。因为按照所谓“化”的含义,“树化玉”就只能解释为“玉”变成了“树”,或解释为“玉”具有了“树”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古生物化石也不能称为“古生物化玉”。所以将硅化木称“树化玉”是欠妥的,有待商榷。
搞清楚了“硅化木”与“木化石”,我们还是要把“硅化木”的收藏讲讲。硅化木作为硅质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压抗腐蚀性,它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装饰石材。其中质地细腻温润、颜色多样者,作为宝玉石,冠之美称“木石玉”,具有一定的收藏、观赏、佩戴的价值。国内珠宝玉石收藏市场上的硅化木,大多来自缅甸和中国新疆。新疆奇台、木垒、吉木萨尔的将军戈壁滩上的硅化木群,属于中生代侏罗纪松柏科裸子植物化石,堪称世界第二大“树石林”,常作为大型摆件及观赏石。产自缅甸纳多基、马莱至蒲甘一带的硅化木,大多属于新生代第三纪被子植物化石,它们形态纹理多样、色彩鲜艳、质地细腻,是优良的硅质玉石。
对于我国境内以新疆为代表的硅化木和缅甸为代表的硅化木,笔者引用中国地 质大学珠宝学院李月彤、权晓云、施光海三位,对于“新疆奇台和缅甸蒲甘硅化木的宝石学特征”所做分析得出的结论,供广大收藏爱好者研究。
1、新疆奇台及缅甸蒲甘两地的硅化木样品主要矿物组成均为石英,含量高达90%以上,呈微晶-显微隐晶质结构。次要矿物中,缅甸蒲甘样品还含有少量的蛋白石,极少量的黄铁矿、白云石及高岭石,新疆奇台样品还含有少量蒙脱石。黄铁矿的存在可能说明硅化木在形成时处于缺氧还原条件。
2、新疆奇台及缅甸蒲甘两地硅化木样品中的石英结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缅甸蒲甘的硅化木样品结晶度高达8.673且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部分围绕管孔定向生长的石英晶体,发育较自形,可见石英的柱面及菱面体面。我国新疆奇台的硅化木样品结晶度较低,为3.936扫描电子显微镜下SiO2颗粒形态多样,具有柱状、球粒状、叶片状等形态。
3、新疆奇台的硅化木样品中,不同区域透明度有所差别,样品边缘透明度较高的部位,呈放射状石英颗粒或纤维状玉髓,粒度小于1μm,而中心透明度较差的部分,石英颗粒呈粒状,颗粒之间结合不够紧密,颗粒尺寸在微米级别。缅甸蒲甘硅化木样品整体均为不透明,石英颗粒均呈粒状,粒度较大,尺寸在微米级别。
关于硅化木的质量评价,笔者引用周世全、李进莲、郭荣华,三位分别是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人士。
硅化木质量的评价,目前宝玉石界基本上是根据:
颜色、硅化程度、结构、光泽、形状大小等主要要素进行评定。其次,按照观赏石标准的色彩、形态、神韵、完整等的要求予以评价,再者也有按原料产地的不 同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应该把玉(石)文化和地质、美学等科学有机和谐结合,贯彻始终,才能正确展示硅化木全部的自然美特点。据此,按照硅化木的整体特点,结合前述评价意见,提出下列几个方面,作为初步的评价标准:
上述各项条件都是比较相对而言的。在评价中,与个人的实际经验和学识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整体指标应综合全面考虑,认真鉴定,不可偏颇。只有多想多看,多比较,才能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