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赏析网

寿县紫金石的价值:一块石头能换一套房?

12-09

寿县紫金石的价值:一块石头能换一套房?

中国四大名砚早已是文人、百姓耳熟能详的段子了,可由于地域的局限、历史的变革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为因素,安徽寿县曾在历史上被众多文人追捧的“紫金砚”,却在很长时间内近乎绝迹,直到改革开放后,一位叫戚良伯的老人重新挖掘了这一品种,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了安徽这一项非遗文化的正宗传人,尤其是在2008年的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他的一方“独傲寒雪”的紫金砚以材质优秀、雕工精细一举获得铜奖,再一次地把安徽紫金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苏轼曾要用紫金砚陪葬

安徽的歙砚一直是文房四宝中的上品,她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并驾齐驱,可现在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紫金砚,说来话长了。专家推测,用八公山紫金石制砚应始于汉,据称早在西汉时期,紫金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王公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在唐朝已是宫廷贡品。目前,台湾故宫博物院宫廷贡单列第一者即为紫金砚。

其实,关于紫金砚的故事,65岁的戚良伯早已研究透了,他如数家珍的告诉记者,产自寿州八公山的紫金石纹理细腻色彩紫红,用其制作的紫金砚始于汉,盛于唐、宋。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记述珍石的专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

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于南宋绍兴三年所著《云林后谱》中详细记载来往紫金砚的产地、出处、色彩、形制、质地、发墨、历史等内容。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坐镇寿县,曾得到一方紫金砚,之后,此砚给王羲之所用,王羲之成为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右军”后,与其朝夕相处的紫金砚也随之身价倍增,被后人视为拱璧,封为“右军砚”。在米芾的书法作品《紫金砚帖》中,还记述了一段关于紫金砚的故事。公元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路过真州拜访米芾,得赠一方紫金砚。2个月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事前嘱咐他的儿子将紫金砚装棺入殓陪葬。米芾得到消息后,从真州星夜赶到常州,索要了紫金砚,并愤愤地说,传世之物岂可作陪葬品。

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称赞紫金砚:“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寿县五代时属南唐)。可见紫金砚在古代十分珍贵,研究紫金砚是研究王羲之、苏东坡、米芾、郑板桥等文人墨客经心专营的艺术价值。因紫金砚源于紫金石,其石有红、黄、紫、青、赭、黑色,可分为紫金、鱼子红、月白、黄金带、紫花带、花斑、蟹壳青、金黄、碧玉、墨玉、黑子等十一种之多。安徽的紫金石纹理细密,温润细腻如玉,,抚之如童肤,色彩凝重古雅,文理华美多变,呵气成云,发墨如油,滑不拒墨,涩不滞笔之特点。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字元章)在《宝晋英光集》卷中所述:“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新得右军紫金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斯,不复得此石矣!”此段文字记述了米芾获得紫金砚时的喜悦心情及对紫金砚的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从而不难理解王羲之、苏东坡、米芾、郑板桥等历代大家为何爱它到如此狂热的程度。

北京“荣宝斋”古砚专家韩度权老先生和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先生鉴定完紫金石后指出:“质坚下墨泽润,三美风韵天成”。 戚老说,历代书画名家都视紫金砚为珍品,历代书家文豪也偏爱紫金砚,但因寿州历史上战乱频仍,紫金砚的制作技艺几度失传,到了清代,紫金砚几乎绝迹。所以,当前拯救这一宝贵物种已成为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了!

十年磨一砚

有道是“十年磨一剑”,而此话改一字后,用到戚老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告诉记者:品鉴石砚,一般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评判,即“质、工、品、铭、饰”,后四个方面主要靠人工,只有“质”即砚石的质地和天然纹理靠的是天然品质,非人工所能改变。因此,“质”是决定砚石品相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寿县城内北的一条主干道上,有一间并不起眼的门面,年逾花甲的书画家戚良伯,就是在这间小屋里,潜心钻研,终于让享有盛名、失传近2000年的寿县紫金砚重见天日。

寿县境内的八公山,蕴藏着独特的天然紫金石,用紫金石制砚,始于汉、盛于唐、至宋代名扬四方。后几度失传,绝迹于清代。戚老自幼爱好书画,作为紫金石故乡的一名书画家,为了继承、发掘、弘扬紫金砚这一传统艺术,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紫金砚的研究中。1993年至2003年10余年间,他带着儿女,先后对八公山中茶山、刘老碑、郝家圩、马跑泉等方圆百里的产石区实地考察,采集原石标本,终于在张管村甸疙瘩石坑发现了优质紫金石料。2003年5月,由他领衔成立了寿县紫金石艺研究所,系统地对紫金石进行研究与开发。经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和安徽矿业协会取样分析检测,证明紫金石是国内十分罕见的优质砚石,其硬度远胜于端砚石和歙砚石。

由于紫金砚制作工艺失传已久,戚良伯埋头于历史文献中,寻觅有关紫金砚的蛛丝马迹。他根据仅有少量存世的珍贵实物,遍访民间雕砚名师,学习制砚技术,并从皖南歙县等地聘请了一批雕砚能手来到寿县,开始恢复制砚。在雕刻技艺上,他既继承传统工艺,广采众家之长,又根据紫金石特有的花纹、图案、形状,大胆创新。及所谓的“因石就势”,巧妙地把原石的天然本色应用到了极致!并一改过去浅刀浮雕、图案单一的旧习,采取浮雕、深雕、通雕相结合的手法,寓构思于刀笔之中,因材施艺,巧夺天工,形成石质与刀艺的完美结合。

十年制砚情未了。在戚良伯的带领下,紫金砚的制作已初具规模。目前已生产出风字形、抄手形、荷叶形、古钟形、古筝形等紫金名砚,堪称寿县一绝。精品砚中的“饮中八仙”、“莲池九龟”、“独傲寒雪”等作品,在国家、省级旅游产品博览会、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多次获奖。他探索出的紫金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也被评定为这一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1997年7月1日前夕,一方印文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之印”的特制紫金石巨印(该印规格为188×188×388mm,重达40公斤)送达董建华先生之手。澳门回归时,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骅先生也获赠送紫金石印。它们的原材料都是出自寿州的八公山。

紫金石名声越来越大

由于八公山在淮河边上,历史上多次出现以淮河为界的南北对垒分治,连年战乱不绝,特别是南宋与金国以淮河为界的战争达百年之久,曾繁盛数百年的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至宋未渐衰,所以,后来的各个朝代对紫金砚开发渐少,均未能形成规模。八公山中茶山因盛产紫金石,又名紫金山。由紫金石打磨出的砚台又由于戚老的努力;已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现如今,随着紫金石旅游品价格一路飙升,八公山下周边的一些村民为了淘得“宝贝”,竟置寿县的禁采规定于不顾,起早摸黑违法偷采、出售。

在离寿县不远的102省道边就开了一家紫金石加工点。对于成批的紫金石从何而来,主人直言不讳地表示,都是雇人起早摸黑从八公山淘来的。记者看到一块高达一丈有余的巨型紫金石。有人告诉记者,这块天然巨石现在能卖近19万元,“如果按20万元的价格售出的话,在农村能建一套别墅。”

一户村民房后,也堆了不少紫金石,对于紫金石为何成为收藏界时下的新宠,有专家表示,紫金石集观赏石与实用性于一身。据介绍,在禁采或限制开采之前,紫金石十分便宜。“最近两年,特别是2009年,由于戚老紫金砚捧回一系列大奖后,使紫金石出现千金难求的现象。”一些商家或单位喜欢在门前或院落安放一块巨型紫金石,一些居民也偏爱在家中摆上一块紫金石,彰显“紫气东来”的吉庆氛围。如今名山名石名砚,再加上由紫金石打磨出的砚台又经戚老的努力,已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紫金石加工成的紫金砚不仅被专家、艺术爱好者大量收藏,还成为一些政府机关、社会团体、旅游事业进行交流联谊和馈赠的高档礼品。戚老发出呼吁,要重视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和保护,合理有序地开发紫金石资源,这是资源可持续发展、艺术创新传承的社会基础!

紫金石,八公山的特产,只有部分山脉才有!

好的紫金石,一块石头能换一套房!

北京宠物寄养店

张大千山水画真迹图片